犯罪心理画像最初起源于FBI。然而,在中国的警察序列里,并没有独立部门从事这项工作。李玫瑾开启了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的先河,被称为“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李玫瑾任教于人民公安大学,因为对马加爵、药家鑫等案的分析而成争议人物。她有着敏锐缜密的分析头脑与实战经验,更有着对人性的理解与悲悯。她深谙每个人心中都有秘密与黑暗,不同境遇会放大不同的心魔,也因此,她的使命不仅是找出“魔鬼”,更在于找出常人成为魔鬼的原因,避免更多悲剧的出现。
李玫瑾: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读后感 第(1)篇犯罪心理画像。是通过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作案期间的言语,及一些犯罪嫌疑人下意识留下的细节进行分析。画像并不是把犯罪嫌疑人的长相画出来,而是把犯罪嫌疑人的身高体重,职业,性格,兴趣爱好,社会关系背景,生活环境及质量,还有生活区域工作区域的判断等等!往往会写出很多条然后再依次分析把每条串联起来相互印证,把不稳定的去处,留下合理交给刑警以便缩小范围!这本书在写阳泉杨树明一案过于短小。我帮大家再整理一些
1998年5月6日20时,在阳泉矿区河神庙一拆迁锅炉房内杀害30岁的辽宁抚顺籍歌厅小姐张某某。
2001年10月10日中午,41岁的被害者郭某某在下班回家途中失踪,13日发现被杀死。
这两起案件是杨树明在12起案件(书中说11起其实不对。是女性11起男性一起,一共是12起。最后一个案子由于天太黑杨树明误把一男子当成女人扎伤逃跑)中发生碎尸的两场!第二场碎尸是文中所提。而第一场碎尸的分析也很精彩!第一次碎尸是锅炉房对小姐进行碎尸。李老师问他是否对小姐反感。杨树明说不。李老师心理产生了疑问,后来李老师跟他对话当中。经常听到杨树明说道德,规矩,等词。李老师对此做出了判断这个女人一定做出了什么他感觉对道德有所侮辱的行为。李老师开始对此案件的现场调查进行回忆!在现场的调查时有一滩尿液是被害人生前留下的!李老师变向杨树明问到:是因为她随地小便让你感觉不舒服,你才起了杀人碎尸的心吧!杨树明很惊奇的看了李玫瑾老师一眼说:随地小便是不道德的。正因为李老师看穿了他这个案子的想法。才使他在心里真正的服了!还有第二个碎尸案为什么跟其他案件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李老师最为看重此案!因为第二起案件在作案时间上与其他案件不同!这起案件是中午而其他案件最早也要等到天黑!李老师说:杨树明在现实生活中是个很懦弱的人,在晚上他会有安全感而他此次作案选择在中午暴漏了他杀人的动机!碎尸的作案手段也暴露了他究竟想杀何人!如果有人愿意看我明天继续写…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案子都可以问我。我的课堂笔记比这书细多了。[调皮]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李玫瑾: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