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德国第二次举办世界杯。那一年,它在 BBC 的调查中被票选为“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国家”。这不仅是对德国经济实力的肯定,也是对德国文化、艺术等软实力的认可。近代以来,文化一直是德国的骄傲,20世纪兴起的欧洲当代哲学即以黑格尔、胡塞尔、海德格尔这三位德国哲学家为精神导师,而德国音乐也一直处于独孤求败的高峰。 一个国家能获得这样惊人的成就,这中间的种种奥秘,值得中国人深思,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也许我们可以从德国这位遥远的“世界村邻居”那里学到一些得失兴衰之间的经验。
品质德国读后感 第(1)篇为什么读这本书?
最近在读一些欧洲史,对德国日耳曼民族迷之关注,便顺势挑选出来阅读。
提起德国,简单总是逃不出汽车,足球,工业,跳脱出来却是工匠精神,是德意志民族的精神传承。
书中说在欧洲某些插科打诨中,或许你听到过这句话:“在天堂,工程师是德国人,厨师是法国人,警察是英国人,情人是意大利人,一切由瑞士人统领。”无疑,“最优秀的工程师出自德国”,确是全世界之共识。德国一直保持欧洲经济第一的位置,在科学、技术、能源等各个领域都处于领先地位,在许多行业都称雄一方。大众,宝马、奔驰、西门子、拜耳、博世、巴斯夫、阿迪达斯,彪马……一系列如雷贯耳的品牌既是德国商业的成就,也是德国实力的见证。
为什么德国可以在战争失利和经济衰败后快速崛起?德意志精神的高度传承。德国的优势在于本民族血液中的敬业精神、重工重商的传统和务实的行事风格,这些都为唤醒德意志精神提供了动力。
一,教育。当一个国家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那么这个国家想不优秀都很难。小家亦是如此。国家的教育经费超出国防经费数倍让人吃惊,双轨制的教育方式让人人有技傍身。(不是愤青)当大天朝的演员网红越来越多时,当技术人员越来越低的社会地位,我们还能走多远?
二,德国制造。在我们的身边总是会说到三个制造,“中国制造日本制造德国制造
德国制造艺术品,日本制造实用品,中国制造廉价品。也许这是一句笑话,但是它绝对是一个事实。德国的工匠精神世界文明。最近的青岛便是最好的证明。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这也是百年“德国制造”所传承下来的精髓和经久不衰的秘密。 细数德国的世界级名企便是明鉴。中国制造站在再走德国教育的老路,如何走出属于中国的匠人精神,而不是世界盗版和伪劣的代名词。
(只是突然想到了,彪马和阿迪达斯竟然是亲兄弟争吵后个人创办的公司)
三,足球和汽车。不是真球迷的我也是知道德国战车,德甲是整个欧洲最健康的足球比赛。百年前的德国也是跟中国的国足一样,在痛与骂之中崛起。而不是中国足球的后退。有人说世界上每卖出两辆车便有一辆德国车。德国汽车卓越的品质源于德国人几近刻板的严谨。中国不缺汽车制造技术,不缺材料,缺的是那些敢为天下先的态度,而不是众泰版的世界名车,所以中国的汽车走不出去。(突然想起,去年意外在美国硅谷的Facebook 公司逛时,看见了比亚迪车)。
德国,一个迷之想去看看的国度(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