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双城记 读后感

双城记

作者:狄更斯

《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是经典世界名著之一,故事中将巴黎、伦敦两个大城市连结起来,围绕着曼奈特医生一家和以德法奇夫妇为首的圣安东尼区展开故事。小说里描写了贵族如何败坏、如何残害百姓,人民心中积压对贵族的刻骨仇恨,导致了不可避免的法国大革命。本书的主要思想是为了爱而自我牺牲,书名中的“双城”指的是巴黎与伦敦。

双城记在线阅读地址

双城记 读后感 第(1)篇

相同的版本在几年前曾读过,不过,最近随年岁增长记性变得很差,再读依然觉得很多新内容是以往不曾感悟到的。这次微信读书里翻到,用掉十几个小时用心复读了一次。“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双城记》开篇这句话在我读中学还是黛绿年华的时候就脍炙人口。读原著的译本虽然个别有错字略有不尽人意之处,但是瑕不掩瑜,整体感觉还是很棒。[强]

一段革命史,两座分别代表两个国家的城市,几个风雨飘摇中的人,构成小说主要素。背景是法国大革命,个人以为这应该是作者的历史观。狄更斯除了以细腻的笔墨展示了贵族的残忍,同样展示了革命群众非理性的破坏。他认为革命是一种压迫取代了另一种压迫,一场直接浓重的血腥暴动替代了另外一场血腥。文中对攻占巴士底狱以及对暴动民众的一系列描写——血腥,残忍,狡诈,恶毒是小说最为引人注目的地方。在描写暴民邪恶之处倾注了大量笔墨,展示了他对暴民的痛恨,从某种层度上可以说是对革命的痛恨。当然,作为人道主义者的狄更斯也指出了拯救世界的良药:爱。亲情,爱情,友情这种私人间的感情,也包括抛弃贵族,拯救苍生的那种博爱。其中,最出彩的是对卡顿的描写。

非常喜欢卡顿这个人物。觉得他正是也许卡顿就是狄更斯的化身,狄更斯正是首先想到了卡顿这个人和他身上的某种精神进而构思成这本小说的。这是个自甘堕落湮没了自己的才华和青春的年轻人,个人认为,这个人代表狄更斯自己,卡顿的堕落,源于自己对日渐堕落的社会的失望。他走上断头台前说过,“我看到这个时代的邪恶,和造成这一恶果的前一时代的邪恶,逐渐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在朋友遇到困难,在所钟爱的女子的丈夫即将被送上断头台时,他突然出现,被救人还不之所以的情况下,以自己的生命做代价,在紧要关头使了个掉包计策救出了自己的所爱女子的丈夫。

这正是基督之爱,为自己赎了罪而消亡。但毕竟是一种理想。豆瓣里有个人说《双城记》如果没有卡顿的存在和所作所为,这部小说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和光辉。完全赞同。推荐阅读。4颗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双城记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