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有大陆的朋友跟我分享他们去台湾的旅行,我突然发现他们并没有看到真实的台湾。我去书店买了大量的台湾旅行书,结果也是如此。于是,我决定从一个土生土长的台湾人的角度写一本与台湾有关的书。26万字,19个地方,从台北到澎湖,从城市到小镇,从热门景点到夜市、码头、老街、环岛公路、庙宇、高山族区、铁道,从台湾小吃到太平洋的风,从台湾的人到台湾的民俗,从台湾人的真实生活到台湾的小故事,从街上随处可见的现象到台湾的历史,我花了三年时间写出了我从小认识以及热爱的台湾。
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读后感 第(1)篇8天的时间,我走遍了台湾大大小小的10几个地方,当然少不了台北这座城市,索性在这里说说我眼中的台北!
我想从捷运站里面的电梯说起,在国内的任何一座城市,我从来没有见过哪座城市可以像台北这座城市一样,可以把坐电梯时的左行右立“贯彻落实”得如此之好,我看着电梯下面排着好长好长的队伍,但就是没有一个人跑到前面,站在电梯的左面,也许就是这样的一个细节让我开始喜欢上了这座城市。我对台北的印象,也就是从这个细节开始。众所周知,台湾的垃圾箱很少,但是街上的垃圾却更是少之又少,起初我很不相信,不过在这个岛上生活了8天后,我也就慢慢“接受”了这个事实,因为这种干净的程度本来就是正常的,而大陆这边是不正常的。
台北也许不如北京大气,不如伦敦古典,不如香港热闹,但却是这些城市中最有人情味的一座城。
台北算是全世界最适合散步的城市之一,而唯有一路穿街走巷,才能以最美的节奏,看尽一座城市真正的面貌。私享的台北散步地图和于其中发生的故事都在这篇写给台北的情书图文里。
台北没有像上海那么多的大厦,也没有像北京那样有着那么多气派的建筑和宽阔的马路,如今的台北,已经没有了30年前蓬勃发展的经济,房屋看着很老旧,而且几年后会因为台湾的体制而更加老旧,台湾不缺富人,也不缺年轻人,目前来说也蛮发达,但是台湾的绝大部分知名的企业是由老一辈企业家掌控,年轻一代的机会不多,他们不是没有实力,而是被现实所迫,他们所面临的压力比上一代人不知大了多少倍,都说北京上海的房价贵,但其实它们还是比不上台北,20年间,台湾民众的工资并没有增长多少,但物价却不知翻了多少倍,结果就是台湾民众的购买力一直在下降,年轻一代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所以才有了现如今众多的台湾年轻人“冒险”跑到大陆来学习、工作(想在北上广深生活也很难很难),不管怎样,这就是我眼中关于台湾的一点点浅薄的观点与看法,最后希望,我们这一代人,不管是来自大陆还是台湾,都能够尽量摆脱过去的一些不正确观念,总有一天,两岸会统一,而统一的前提,就在于我们这一代人观念上的“统一”,我想,与其整天想着到底哪个党执政更好(台),到底要不要武统(陆),不如学会借鉴彼此身上的长处,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来得实在、有意义,多一些民间交流,少一些党派斗争;多一些经济合作,少一些政府“斗嘴”,这是我眼中第一位的事情,因为两岸到底能不能和平统一,关键还是取决于两岸的人民群众,而不是两岸的这三个党,就这样,望宝岛归……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这就是台湾,这才是台湾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