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女人不想温柔如水,貌美如花,把生活过得如诗如画?可是生活往往给予我们一段平凡的人生,饮尽世事的无奈与繁杂。如今,虽然我们投身生活的洪流,却不曾忘却那最初的梦。于是,当历史的画卷里隐现那一抹优雅的身影,许多人会不自觉地爱上她,爱她的才情,爱她的美丽,爱她的温柔。她成就了一个女人幸福的理想。她是民国画卷里一抹婉丽的倩影,她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林徽因。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读后感 第(1)篇她可以开在温莎城堡,也可以开在月黑风冷的荒漠。我很喜欢作者最后总结她的一生所用的话语。这本书名副其实林徽因传。从出生到1995年4月1日的死亡。即刻收尾,毫不拖拉。读这本书,大概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其实这本书并不长,370页。我在想,是什么让我读那么久?
是她和徐志摩的爱情?还是梁思成于她的陪伴?亦或是徐志摩的风流往事让我惊讶?又或者对于历史的不熟悉所以难以理解?后来想来都不是,只是这本书太过于文艺范化了。过于。对,太多的艳丽的词藻,华美的句子。让我又心生烦闷,又让我收获颇多。
你是人间四月天。好像不知道为什么潜意识就是这样,提到四月天就想到林徽因。温文儒雅,是一朵建筑界的奇葩。当然在这本书我也了解到了很多事情。比如说梁启超原来是因为切错了肾脏才死去。但是隐瞒于世,因为那时西医才刚刚起步。为大我舍小我,实在是让人心生敬佩。再者还有,比如说,在战乱年代,美国投下子弹炸毁日本之前,还收到了梁思成圈出的古老建筑保护,因此奈良等古老城市幸免于难。这无意让我对战争有了另外的看法。之前的我总觉得双方开战是没有人性的,既然老百姓都颠沛流离,更何况是一座座可以再建的建筑呢。原来古老的传承便是这样来的。原来那些我所看到的。古老的建筑并不是都是被重建的,而是略微修复了一二。
我佩服林徽因能在战乱八年仍能好好生活,我佩服梁思成将他的营造学社随处搬迁一直没有放弃,我佩服徐志摩在爱情来临到时候不顾伦理。我佩服林徽因对于建筑的痴迷,佩服她能慧眼识光发现佛光寺使其没有被历史的洪流冲却,佩服她既能住在李庄小小的院子里艰苦生活,也能在病中和朋友一起谈笑风生。
滔滔不绝的河流洗刷着一切,但是唯独三毛,林徽因,张爱玲等人没有被忘却而是一次又一次看到不同的人在些她的传记。不同的版本,不同的文字风格,同样的主角,自然是有让人值得钦佩的地方,让人去慢慢读来,慢慢感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林徽因传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