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楚辞(精装典藏本)读后感

楚辞(精装典藏本)

作者:屈原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楚辞(精装典藏本)在线阅读地址

楚辞(精装典藏本)读后感 第(1)篇

一个时代有着一个时代的印记,唐诗、宋词曾完美地诠释了唐朝、宋朝绚丽多彩的文化,为我们展现了那些朝代的人文历史,在我们为之惊叹的时候,也不要忘记另一个时代的另一种文化表达,那就是战国时代的楚辞。
《楚辞》是战国时代的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诗体。作品运用楚地(今两湖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叙写楚地的山川人物、历史风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汉代时,刘向把屈原的作品及宋玉等人“承袭屈赋”的作品编辑成集,名为《楚辞》。并成为继《诗经》以后,对我国文学具有深远影响的一部诗歌总集,并且是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诗经和楚辞带来了两种不同的美学影响,前者含蓄、温婉,后者直率、强烈。这两种美学价值相互映衬,各有千秋。但诗经代表的是强势的黄河文明,因而它承担了诗歌以外的更多的意义。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在这句话里明确地指出了诗经的教化意义。汉儒奉诗为经,更是强化了这种政治色彩。因而,价值上可以比肩而立的诗经和楚辞,在影响力上却是不等量的。中国的文人们大多继承了诗经的美学原则,含蓄成了中国诗歌的主要特点。而屈原对于灵魂、命运、存在、痛苦的酣畅淋漓的抒写,在主流的诗歌里难觅其踪。
中国的诗人们养成了追寻趣味的习性。他们痛苦时不说痛苦,却用梅雨、柳絮等词语来代替。当直观的生命感受以繁杂的意象表现出来时,趣味便产生了。可以想见,当一个人把痛苦兑换成含蓄的言辞时,他早已不再关注痛苦,相反,他沉醉在自己言辞美妙的趣味之中,不能在生命感受上走得更远便匆匆折返了。因而我看到了屈原在诗歌源头孤独的背影。他是真正的诗人,他对生命,对美,对理想,对苦难,都是以完全不可妥协的态度去询问,去求索的。他没有半点文人趣味,他最彻底地享受美,也最彻底地直视痛苦。
因而我说,屈原是两千年来最伟大的诗人。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楚辞(精装典藏本)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