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从风流韵味和落寞情怀两个方面对唐诗的情致进行了解读。对于唐诗里的风流韵味,重点讲述了豪迈风情、儿女情长、隐士风流;对于唐诗里的落寞情怀,重点讲述了相思的苦楚、离别的感伤、韶华易逝的哀叹、物是人非的惆怅、生生不息的乡愁。每一个表达主题都选取了唐诗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诗人。阅读这本《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你将会与豪放飘逸的李白相遇,与沉郁顿挫的杜甫相逢,与诗禅和一的王维相会,与慷慨不羁的王之涣相交…… 《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适合广大文学爱好者、历史爱好者阅读。
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 读后感 第(1)篇“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曾几何时,我也梦回大唐。“长安一望使人愁”。为了博取功名,我也西入京城。不日,来到京郊,见一老妇人抱一美丽女子痛哭,出于好奇,上前问由,老妇人说,女子是其唯一爱女,前日走亲归来,见大门上有一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爱女见此诗后,茶不思,饭不食,郁郁寡欢,三日后一命呜呼。不知是哪个缺德鬼写的绝命诗,要了爱女的命。看见老妇人抱着爱女悲痛欲绝的样子,我不免同情落泪,丢下一句“杀爱女者崔护也”,便匆匆离去。带着悲伤的心,思考是否还去赶考?不知不觉,来到了一座寺庙前,但见庄严肃穆,人烟稀少,此时口干舌噪,便想进去讨口水喝,跨进大门的一刹那,才见“感应寺”三字映入眼帘,想都没想,径直进入寺内,见一尼姑正在大厅内席地诵经,说明来意,女子带我到厢房解渴,知我是赴京赶考的书生,便从怀袖中取出一书信,嘱咐我,若将此信带给长孙无忌,一定能高中三甲。看此女子,眉清目秀,端庄淑雅,我便将信将疑,应诺一定办到。匆忙告别,急切赶路。好奇心又摧我拆看书信内容,原来信中有信,封面为长孙无忌大人转李治亲启,一张粉色薛涛笺上用纯正的小揩写有一首诗《如意娘》,内容是“看朱成碧思纷纷,憔悴支离为忆君。不信比来常下泪,开箱验取石榴裙。”水平一般,但作者不一般,这是一个深居寺庙的尼姑写的,又致细一想,尼姑是女人,女人亦多情,就不足为奇了,封好书信,继续赶路。
咚咚咚的敲门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该吃饭了”,又让我回到了现实中。短暂做了一回大唐子民,虽然赶考未成,未与李大师相见,未与杜拾遗相逢,未与王右丞相约,但武则天的书信肯定是送到了,不然,历史又得重新改写了。“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一骨碌爬起来,山依在,水依在,人依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一杯酒醉尽盛唐:唐诗里的落寞与风流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