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里的春天》是当代著名作家李国文的代表作。小说以某大型军工动力厂党委书记兼厂长于而龙回到阔别三十多年的游击根据地查找暗杀自己妻子芦花的凶手为线索,通过对他回故乡三天之中的经历、见闻、联想、回忆等的叙述,概括了近四十年间的社会生活内容。作品结构独特,情节曲折、细节丰富生动,具有令人荡气回肠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该书曾获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革命干部于而龙重返故乡石湖的三天两夜经历,回溯、对照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建国后17年到“文革”和粉碎“四人帮”长达40年的斗争生活,表现了“春天在人民心里”的主题。
冬天里的春天 读后感 第(1)篇高中一次语文考试的阅读理解认识了李国文,浅浅了解到李国文在文革中打为右派的经历以及他的创作生涯。冬天里的春天,洋洋洒洒的63万字左右的长篇,是李国文平反后关于这段历史的回顾,更是反思,关于大地,祖国和人民的思考。
小说采用意识流的写作方法,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17年以及文革,接近40年时间的叙述、会回忆,其实都是主人公于而龙回石湖故乡3天内的经历、见闻而有所串联,所写人物和细节颇多,但是杂而不乱。
在我看来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有一个共同点,便是无论自己生活怎样,永远都饱含着对人民的悲悯和同情,虽然其中不乏有批判和讽刺,古有司马迁、杜甫,现当代有鲁迅、老舍、巴金等等。正是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打动着读着。
我曾经在考场上就被这些无比善良和无怨无悔的人们打动。
读完这本小说,感情无疑是复杂的。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王玮宇这个小说中最大的反派人物,或许是我太不了解人性中的劣根性,从人性的角度完全是投机倒把主义者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没有原则,或者没有人性吧。为了取得游击队的信任,可以放火烧自己的家,可以挖自己父亲的坟,可以用血写入党申请书(哦!多么作秀啊!);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背叛组织,可以杀人,或借刀杀人。玩弄女人,包括自己的亲生女儿,在他知道是自己女儿的前提下,到底是怎样的禽兽啊。表面一套,背地一套,正如他自己所说吧,一切都是要从需要出发的。而这样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披着羊皮的狼躲在好人队伍里,随时准备着使阴招,阴险狡诈恶毒,没有底线,而又善于演戏的人真可怕。
这样的坏人是除不尽的,难道就害怕的躲起来吗?是非善恶终不是一条道上的,只要活着就有翻盘和打倒敌人的机会,虚伪的面具也总有一天会被撕去。
个人阅历有限,胸怀格局不够大,这些经历在我的阅读中更多的是嘘嘘和难过。我自然懂得冬天里的春天的寓意,很美好的寓意。大的层面是人心是春天,个人的层面是那些能够使自己去坚持或者抗争的勇气或者那些感动了自己的一切。
愿坚强勇敢度过生命中的每一次难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冬天里的春天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