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汇集了许立志2010年以来所写的近200首诗,其中大部分诗作是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内完成的。在艰辛的打工生活中,在劳碌的流水线生产操作之余,他一直坚持颇具水准的诗歌创作。他的诗朴素、斩截而又强烈,兼具抒情性与批判性,常以荒诞的或令人震惊的笔触书写悲辛的底层生活与幽深的死亡诗意,以此来为两亿多命运的同路人立言,为底层的生存作证。
新的一天 读后感 第(1)篇“新的一天”是这个穷困潦倒的年轻人为这个世界留下的最后一句话,然而属于他的新的一天却已经永远不会到来了。
其实之前很难将打工与诗歌联系在一起,因为现实与浪漫似乎成为天平永不可及的两端,诗人拥有怎样的诗意灵魂,现实就会怎样将它们悉数扼杀。当诗人被类似忙碌无着的生活捆绑着前进,这种绝望感来得其实要比普通人多的多。可近几年来工人诗人似乎成为一场不可逆的潮流,生活的另一面也因而被缓缓揭开。
矛盾、冲突、黑暗、以及无处不在的死亡元素,为这本诗集和诗人本身烙下一种深深的绝望感。从这本诗集中去寻找他死亡的根源,似乎让一切都有迹可循起来,在诗人笔下的字里行间,死亡变得有形,变得可亲,变成一种轻盈的解脱,死亡也不再是遥远边地的一道模糊影像,它仿佛内化为触手可及的每一件物品的终极内涵。死亡似乎变成崇拜,变成苦涩现实中让人心安的一个归处。心境发生这样的转变之后,那么他的选择也就只是时间的迟早问题了。
这本诗集是他死前几年几乎所有的诗的合集,他的悲哀,绝望,以至于矛盾与茫然无措,都被他写进了诗句里,下面摘录一些印象深刻的短句
“二十岁探了探头,就瞥见了七十岁的自己”“失眠者死去的样子,翻来覆去都是一个姿势”“我是一只小小的飞蛾,总是奋力扑向,生活这场滔天大火”“他们都说,我是个话很少的孩子,实际上,我说与不说,都与这个世界,发生冲突”“绕了一圈,我悲哀地发现,我终究还是,逃不出地球”“每天晚上熄灯后,我总是闭上眼睛,感受这个世界的,三重黑暗”“无论以哪种方式,走向死亡,作为一名合格的诗人,你都将死于,自杀”“电梯:我走了进去,一副立起来的棺材,随着棺材盖缓缓合上,我与这个世界,从此隔绝”新的一天已经到来,可世界还是原来的模样,我相信还有希望,我不相信的只是希望会降临到我的身上。如果可以等到最后一片乌云过境,那么我们究竟还要等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