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奋斗着,爱着我们的生活,爱着生活馈赠的一切悲欢,那就是,一种实现。生活的充实常在,人人皆可获得。”这是一本关于生存的书,讲述阅读如何让卑微的生命变得高贵,讲述知识如何改变人的修为与命运,讲述家庭的力量如何支撑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二十世纪初的纽约布鲁克林,是一片宁静的乐土,而在这里,一颗本应无忧无虑的幼小心灵却要被迫去面对艰辛的生活,体味成长过程中的无奈百味:母亲偏爱她的弟弟,父亲深爱她却英年早逝,家境清贫,在学校饱受轻鄙……面对如此坎坷人生,她也曾苦闷、忧愁,却始终保持着那份尊严和知识改变命运的信念。人生的另一扇大门终于为她打开。
布鲁克林有棵树 读后感 第(1)篇生活在布鲁克林这座城市的人几乎贫穷、落后、无知,在这一群人中有一个家庭也一贫如洗,以发霉的面包、自制的咖啡、偶尔的奶油加餐为主的诺兰一家人却书写布鲁克林不一样的人生故事。弗兰西的妈妈凯蒂年轻时疯狂爱上闺蜜的男朋友,并对其进行追求,真是防火防盗防闺密啊,后来顺理成章凯蒂和弗兰西的爸爸结婚了。作为一位妻子,凯蒂无疑是贤妻良母的典范,她深沉的热爱着她丈夫,即使结婚后,她丈夫满身缺点,不能挣钱,还会熏酒,然而至始至终她从未后悔,不管是丈夫生前如何艰辛的撑起这个家庭重担,还是丈夫死后,正在怀孕的她毅然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坚守着对家庭的责任;作为母亲,凯蒂更是一个负责,有胆识,有思想的妈妈,她不同于布鲁克林其它女人,在孩子一出生后就苦思冥想如何让自己的孩子不走老路,于是,她听从她妈妈的说法,每天给他们读《圣经》和《莎士比亚》,在弗兰西和尼雷的成长过程中,她更是始终坚信教育能改变孩子的出路,于是无论再苦再难她都毅然决定让他们的小孩能够接受教育,至少读到高中。后来迫于生活的压力,弗兰西辍学一年,凯蒂选择了她亲爱的儿子读高中,确实凯蒂对于儿子总是要偏爱一些,但作为母亲她还是充满智慧的,因为她知道弗兰西是一个敢于追求的人……作为凯蒂本人,她的思想独立、有胆有识、勤劳勇敢。在面对爱情她敢于自我追求,哪怕那人是自己好朋友的男朋友,她也坚信这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她可以挖墙脚;后来的婚姻生活她勤劳刻苦,努力养活一家人,精打细算,也让一家子其乐融融,这期间因为环境的因素她换过几次家,茜茜的成熟和不良行为,让她严禁进入家门,这都无不透露着母性的爱;还有当猥琐男伺机想侮辱弗兰西时她却能像个男子汉举起枪~~~~~~弗兰西是幸运的,她有一位能干有见识的妈妈,当然他爸爸也是一位很了不起的人,在弗兰西的人生中有着着崇高的地位。爸爸相比较妈妈而言,无疑是比较女性化了,但是他却满腹理想,当然仅于幻想,但他对儿女的教育还是很认真的,弗兰西对爸爸的喜欢就超过妈妈,因为爸爸能给他们制造一些轻松娱乐的环境吧,他热爱音乐,能从音乐的见识里去传给每一个人,虽然有时候夸夸其谈,但也在传递着快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布鲁克林有棵树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