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每章最后作者都用“一张图看清XX”的方式进行总结,也在每章的结尾针对“‘互联网+’和互联网创业”提出了几点建议,这些都是我从自己遇到过的案例中提炼出来的精华,希望对优秀的传统企业进行“互联网+”实战,以及正在进行互联网创业的朋友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价值。总之,希望通过本书分享给大家关于互联网的最系统、结构化、实战的知识,也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互联网的发展来自‘用户力’”这一观点。
用户力:需求驱动的产品、运营和商业模式 读后感 第(1)篇牛逼的运营千篇一律,有趣的运营万里挑一
①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内容具体化用户访谈、用户调研,用户需求,用户调性,用户痛点,用户体验,用户习惯,用户画像,用户思维,用户运营,用户社交,用户活跃度,用户黏着度,用户行为,用户粘性,种子用户,用户心智模型等等,似乎就如民法的“不当得利、善意取得”等等概念化内容一般,运营者或律师,需要将抽象的内容转为具体,和用户或当事人沟通。
②运营思维比核心技能同等重要刚入行的前半年,对这些概念一窍不通,没有所谓的互联网网感,很多运营体系体系及打法不完善,不系统,不精炼,现在看来,虽然运营确实苦逼,但思维认知的升级优化,不亚于上了一次最高院的法庭开庭,也许,这就是一年多来的最大收获。
③好的产品从用户中来,到用户中去好的产品,从连接用户需求,到实现用户需求,到迭代用户需求,提高用户体验,留住用户,似乎就是一个闭环。
运营到底是什么?我其实也没完全搞懂,但能确定一点的事,当你的思维,能够从用户角度流程化,系统化,创新地去思考,去规划,去落地方案的时候,也许你就拥有了运营的思维,那个时候,运营的是什么,运营的核心竞争力似乎就不那么重要啦。
思维有了,更多就是专注于实操,从简单思考,执行落地,到商业模式,不停地打怪升级,和用户相爱相杀,懂用户的同时,也就慢慢理解了产品和运营。
所以中国小米和美国苹果这两家公司都一个共同点,专注于从用户需求迭代产品,大众眼中的营销更多的也仅仅是手段。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用户力:需求驱动的产品、运营和商业模式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