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神的精确度》是日本作家、高口碑小说《金色梦乡》作者伊坂幸太郎的代表作之一,全票获第57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领衔《达文西》年度小说排行榜,日本销量超130万册。又下雨了,每次我工作时都会这样,从没见过晴天。我的工作很简单,根据情报部给的资料,跟某个被选定的人搭讪,和对方相处七天,决定“可”或者“放行”,将结果通知上司,就算大功告成。这次的调查对象叫藤木一惠,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一家大公司接听投诉电话,近来更是被难缠的客户盯上,心情低落。“啊,真想死。”她抱怨道。我心想,真遗憾,在我给出结论之前,你无论如何都死不了呢。
死神的精确度 读后感 第(1)篇死神的精确度: 邂逅生死交集
常听说神仙下凡,却不曾意识到死神也是神。试想一下,死神造访人间用七天时间去见证死亡如期而至,这是否意味着某种不祥之兆? “所谓死亡,无非就是回到出生前的状态而已,既不恐怖,也不痛苦。” 但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对于每一个活着的人来涚,不可避免的死亡终归是一条未可知的不归路; 面对死亡,生死事大,于大多数人这是一种因失却自我存在而产生的恐惧意识,人类深层意识中的煎熬不等同于肉体的磨难。
死神的精确度中的六个故事,以死神的眼光看人间百态,冷漠而客观,观察入微。这不同于世俗的价值判断标准,因为他是死神,所以他看待生死和我们看待生死是不一样的。人类的死亡毫无意义,分文不值。也就是说,反过来想所有人的死都是等值的。所以什么人什么时候死,对我而言都无所谓。
死神千叶,在他的眼光里人类的生死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死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对他而言,人类皆有一死这是理所当然的; 反正人活着的大部分时间都算不上在生活,不过是虚度光阴而已。本着这样一种态度,伊坂幸太郎借助于死神的视角,讲的却是人生的经历,只要是人难免一死,那么人类该怎么和终将来临的死亡相处,故事的启示更多的是留待读者自己去领悟。我听人说,好的文字有种轮廓,这轮廓就像幻想中的肉体,里面流淌着无边的寂寞。临到结尾,一个不期然的重逢桥段将故事推至高潮: “人类在看到耀眼的事物时,表情和微笑很相似呢。” 真心希望此刻,或许是我,因见到耀眼事物,微笑表情油然而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死神的精确度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