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照是历史上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第一才女”。本书解读她的词作与沧桑绮丽的一生,将李清照的一生用“九张机”的词牌来概括,在讲述李清照行履的同时,对她不同时期的词作都有细致入微的解读,文风清丽,语言优美。
李清照词传 读后感 第(1)篇读完《我们仨》,随意翻看瞥见这本词传,一直以来喜欢清照的词,多是被其婉约之风深深地吸引。
犹记得杨绛开篇即是生离死别,看得人肝肠寸断。本书则静静地叙述了清照自小的一生。前半部分真是桃李皆笑,手把青梅,一位灵动活泼,未经人事的少女跃然于纸。大抵就是,“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后遇良人 喜结连理,虽有波折,但终究安稳。这段赌书消得泼茶香的时光,清照后来想得,也终有当时只道是寻常的感慨吧。 青州安稳的时光被一纸任命书打破,明诚自有男儿抱负,弃妻而去,也无可厚非。 清照是那么善解人意,“红藕相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想起那首《闺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还有,悔叫夫婿觅封侯。可能清照等不及了,远赴寻夫,却寻来失望。明诚纳妾招妓,可古时不同今日,也不可用现在的价值观评断。我觉得清照还算是幸运的,至少明诚心里一直有她。
书的后半部分,国难以至,越读越悲怆。当然也有少见的豪放词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在那个偏安一隅,委曲求全的时代,清照比男儿还有气魄。“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即便心力交瘁,一股文人的清高气节却一直没从清照身上消逝。 当然更多的是一腔幽怨,“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经历了太多,珍品散尽,也看开了许多。只是那满怀的情愫,纵岁月打磨,也丝毫不减。 还是最喜欢的那首词,“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载不动许多愁。”这首词没有纳入课本,是语文老师推荐的,当时读来只觉好玩,而今读来,泪眼潸潸。
好了,正儿八经说一下这本书吧,作者以时间和诗词为线索,勾勒了清照的一声。除了叙事,大多是在鉴赏诗词。若对诗词鉴赏有阴影的同学就不要看了作者文笔是真的好,想必也是一位性情十足的人,出口成章。作者还偏爱张爱玲,经常拿二人作比,境遇相似,但更相似的还是满腹情思。
我则喜欢与钱锺书杨绛的爱情比较,我觉得,杨绛先生还是挺幸运的,不仅与锺书是文坛伉俪,还能相伴一生。文革虽苦,但心态好也能独善其身。可清照,就一种感觉,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