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月亮和六便士 读后感

月亮和六便士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

文艺青年的梦想之书: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小王子》《追风筝的人》译者李继宏译作,白岩松、余华、村上春树、杨澜、蔡崇达、刘瑜、俞敏洪推荐。精神优于物质、个体大于社会——书中诠释的这种反世俗、反传统的立场,让几代读者为之潸然泪下。书中的主人公“我”是伦敦怀才不遇的作家,偶然间认识了一位证券经纪人,对方在人届中年后突然响应内心的呼唤,离经叛道舍弃一切,先是奔赴巴黎,后又到南太平洋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一起生活,全身心投入绘画,并在死后声名大噪。“我”在他成名后开始追溯与艺术家家曾经的来往与对方之后的人生经历。艺术家的故事以生极落魄、死备哀荣的法国后印象派画家高更的生平为基础。

月亮和六便士在线阅读地址

月亮和六便士 读后感 第(1)篇

看时感慨万千,好像有万语千言郁结在心中,但看完反倒如释重负,斯特里克兰得以善终,他的画在他死后出名,仿佛是来诠释他后半生所吃的苦是值得的,但就他个人而言,即便是没有死后的名动天下,他对的生活也是满意的,这可以在他生前就可以看出来,他过得苦楚穷困,他的画被大多数人觉得糟糕,但他却甘之如饴,因为他在过他想要的生活,而且这种想要不具有任何功利也与能否成功并不挂钩,他仅有的目标不过是自我的实现,他的行为并不符合马斯洛关于人的五个需求,不知道马斯洛有没有想到过,人在追求第五层次的需求时竟是完全可以放弃前四个需求的,但我想大多数是跳不出马斯洛所划下的金字塔。
读完确实还有两个地方值得深入思考,一:如果斯特里克兰最后没有成功成名,那他的这种苦心孤诣的追求还算不算一种伟大?世人评判往往都带有结果论的,如果他成功了就会觉得他执着梦想吃尽苦头最后苦尽甘来如愿以偿,如果他没有成功不过是觉得他抛妻弃子没事找事不过是作了个死也把自己作死了,那么我对他的钦佩是基于什么呢,是基于他的成功还是基于他的苦难?深思点二:是关于爱情的,小说的最后是将斯特里克兰定义为凭借天才能力发现人类奥秘的人,那他关于爱情的论述到底有多大普遍性:女人可以原谅男人对她的伤害,却不能原谅男人为她做出牺牲。布兰琪的存在也是反复在印证这句话,她的结局也是令人惋惜的,她仿佛就是一个没有取得成功的斯特里克兰,她为了爱情离开自己的丈夫,她也为了爱情死去,只是她的伟大付出没有在斯特里克兰的生命里泛起任何涟漪,如果斯特里克兰为了画画离开妻儿,为了画画而死去,然后他的伟大付出也没有在画画领域泛起任何涟漪,那他会不会和布兰琪划为同类?满地都是六便士却偏偏钟情月亮这本事就是一种伟大,哪怕是月亮不可得到。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月亮和六便士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