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读后感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作者:郑万鹏

郑万鹏所著的这本文学史,并不着意于“全面”,也不像别的著作那样特别看重历史分期,而是注意择取在当代文学的五十年发展中的那些具有时代特征的、并产生了重大影响的文学事件和文学环节,予以评述。例如本书很重视“建国文学”的研究,提出了“建国文学思潮”的概念(当然,这只是一家之言,不无可商榷之处),并对此进行了饶有新意的概括,指出这些作品“表现出历史的整体感,表现了饱经动荡与战乱的中国人民对于稳定局面的衷心欢迎”。像这样的立论和判断,本书多有展示,正是作者学术勇气的证明。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在线阅读地址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读后感 第(1)篇

虽说自己说喜欢文学了大半辈子,但还真的没有认认真真地完完整整地去读一本文学史,之前所了解的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以及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都是截取其中自己感兴趣的作家作品,看一下他们的解读以及作家在文学史中的地位。所以看这本书最大的困难就在于许多作品是不了解的,不像自己当专业学了八九年的电影学,现在看一本电影史书因为对作品的熟知,所以看起来会没有障碍。在这本文学史中,不熟悉的作家作品,看过去了会很容易混淆和遗忘,没有作品给予读者的渗透和理解,显然必须要考强闻博记(这大概真是学习文学专业学生的特长),所以感觉要重新去学习另外一门,虽然大家都知道都有一定了解的专业,也是极其不易的,真的需要时间的累积。
就本书而言,这本书虽然名叫《中国当代文学史(1940-1999)》,但其实作为“史书”的感觉并不强烈,在目录中就可以显现出其所讨论的并不全面,而是甚至有两章是对个体作品的单独论述,这在以往读的艺术史的经验里是没有过的,或许真如另外一位看这本书的读者所说“东抄抄抄抄的论文加强版”。但是其后半句“非文学专业看看梳理梳理思路还是不错的”不能理解,这本书的思路是零散的,一部作品因为其特点的多杂会在不同的章节中多次提到,并没有侧重。章节的名称也显得不是那么学术化,而是更多的靠着个人的感觉而不成体系。作者在后记中说本次写作是最有热情的,但在看其论述的过程中,仅有寥寥几句是能够动情的语言,未能够体现出诚意。接下来要读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算是正统的教科书了,看完那一本或许对这一本有所对比。
另外,这本书是从微信读书里看过的排版最烂的一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中国当代文学史(1949——1999) 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