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婴国》_读后感500字
读过几本心理学著作,每一次都能触碰到自己内心柔软的部分,为什么?大概是心理学著作能把我们平时并不注意的细小心理和行为意识串联,从而让自己对自己能够一探究竟,达成自我认知,自我和解。抛开巨婴理论,想想我们自己,我们身边亲密的人,不管何种职业,什么年龄,什么人生阶段,其实每个人身上都过多或少,时不时的出现“幼稚”的一面,可能人本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对人自身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正因如此古代哲学讲“修身”,“正心,诚意”等。人的成熟过程是不容易的,就像树上的水果,地里的庄稼,林中的树木,同是沐浴阳光空气,能够经历风雨,而能不夭折、不枯萎、不中途歪斜、挺过天灾人祸,而成为一颗饱满熟透的果实和粮食,一株挺拔能有些用处的木材,细想想其实不易。很多果实是酸涩的,未成熟的,很多木材也是只能作为柴火的,正如“巨婴”。我们自己当下能做的,只是如有书中所述的种种心理和行为,如能有一点打动自己,触碰自己,那么就去认识个修养自己。认真投入的与自己喜欢的事,喜欢的人,建立深层次链接,即关系,勇敢的做真自我而非假自我,尊重自己的感受,是我认为自己要做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巨婴国》_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