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红楼梦》_读后感_700字

《红楼梦》_读后感700字

多年以后再读红楼梦,不再只悲喜于绛珠草与神瑛侍者在尘世中的情爱恩怨,也看到了荣宁二府的兴衰起落,看到了功名大义与个体性情之间的冲突相激。书里立体的内容描写和丰满的人物角色,以及其中所蕴含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深刻的人性奥义,到了全书的结尾处,被一句“游戏笔墨、陶情适性”轻轻带过。可不就是在告诉看官们,这所记所梦之一切,仅供各位欣赏把玩,愿您们觉得精彩、喜爱。

对于大部分人物,读时都能如旁观者一般观其行、听其言,只对湘云、探春、宝琴等几位女子独为终爱。或许对于现代人而言,敏感、隐忍已不再是人人称颂。反倒“是真名士自风流”、自我觉醒独立和遍历名山大川才能使人豁达心胸,拥有自信果敢的魅力。

曹公信手拈来的诗词曲也让人读来大呼过瘾,那依着不同人物性格作出诗词文章的笔力真的是神乎其技。最惊艳于第七十八回中宝玉为晴雯所作的那洋洋洒洒长篇诔文,以及后面宝黛为此推敲词句的讨论。最爱其中由宝钗之口所吟出的柳絮词,乐观大气,极具精神。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围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纵然故事的发展有很多悲苦情节,许多人物的结局不尽如意,但故事最后给予贾家的喜剧结尾还是很不错的。而从各人在凡仙两界的处境来看,再悲苦的一世都不过是人生一梦,只因历劫、报恩的因果缘故才有那苦痛与眼泪。如黛玉般孤苦一世,在警幻之境里,亦在“庭中一丛翠竹、户外数本苍松”的住所“头戴花冠、身穿绣服、端坐在内”,安详无虞,令人不由得欣慰了些。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红楼梦》_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