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久记录》_读后感1100字
斯诺登——
他是沉迷于电子游戏、动漫的宅男。
他是经常翘课、逃避作业、钻学校规则漏洞的聪明学生。
他是一腔热血参军报国的爱国者。
他是能够随意偷窥网络机密的黑客。
他是隐藏于驻外大使馆的特工。
他是美国中情局、国安局的工程师和管理员。
他是揭发政府罪行的吹哨者。
他是被美国追捕、没有前途、生活惨淡的海外流亡者。
他是受到全球陌生人援助、女友生死相伴的幸运儿。
他自称是“第四公民”。
斯诺登的经历,前半段读起来感觉很有趣,有点欢乐,后半段开始感觉有点沉重、悲情,看到他一步步走向不归路,准备“后事”,交代“遗言”,我不禁鼻子一酸,眼泪止不住的掉下来,幸好结局很暖。
斯诺登告诉我们,要保护我们电子数据的隐私,一定要给数据加密。
加密就是给我们计算机、网络数据加上一把锁,密码只能由我们自己掌管。
这里说的加密不是各种账号的密码,因为你的账号密码,并非只有你自己知道,存储你账户信息的公司也保存了你的密码,也正因为这样,当你忘记密码时,你才可以找回密码。而斯诺登说的加密指的是,如果你忘记了密码,那就再也无法找回。现实中,我们不会把钥匙交给警察保管,如果钥匙丢了,也无法找警察拿回钥匙,一般只能暴力破门了。
“阅后即焚”这招在物理世界很安全,但在数字世界中并不安全。你在计算机中删除了一份文件,其实只是删除了文件的索引,文件依然存在硬盘中。就像图书管理员把一本书的索引从书籍目录中删除了,但并没有把书从图书馆里扔出去,这本书依然藏在图书馆中。
也许你会想,只要完全删除数据,把书扔出去不就行了?这种方式在计算机并不容易实现,虽然你可以把数据彻底清空,但计算机软件可能“好心”的帮你备份了一份副本,你很确保证删除干净。如果你的文件保存在远端服务器中,那就更难保证已经完全删除了。
除了加密外,我们在进行网络通信时,还应该使用匿名的方式,隐藏自己。文中提到,斯诺登使用Tor匿名网络来隐藏自己的通信。
Tor 匿名网络不仅可以保护你的网络通信不被“监听”,同时也可以在访问站点时,让对方无从判断你的真实物理地址。
看完本书,我接着看了电影《斯诺登》、纪录片《第四公民》。
看完《斯诺登》,我现在已经把电脑的摄影头给封了…看着手机的前置摄像头,我感觉有一只眼睛在盯着我。
《第四公民》讲述的是斯诺登在香港向媒体记者揭发美国政府监视文件的过程,记者采访斯诺登的视频很粗糙,镜头经常抖动,但很真实,能让人切身感受到当时紧张、压抑的氛围。
先看完本书,再去看纪录片《第四公民》和电影《斯诺登》,是比较合适的顺序。先看了本书,就能看懂《第四公民》和《斯诺登》里的很多细节,可以避免很多误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永久记录》_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