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_精选读后感_900字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_精选读后感900字

给这本书打了三分,突然有些后悔,觉得打高了。

对毛泽东的传记感兴趣,又想看一下外国人眼中的他,于是就找到了这本在西方世界最畅销也最常见的书。从毛泽东的童年开始看,一直看到新中国成立,看到谢尔曼坦克从天安门前驶过。谢尔曼坦克是三个月前美国赠与蒋介石帮助他打共匪的。然而英明的蒋公只坚持了三个月就跑到台湾去了。作者怎么形容这辆坦克的呢?

在三个月前,这辆坦克曾为自由世界而战,如今它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了。

于是便抛弃了这本书,仰天大笑出门去。

评价一本传记作品有两个对象。首先要看被写的对象,也就是老毛。然后再看写作者特丽尔的写作态度水平。

越是伟大的人物越容易被人误解,因此争议也越大。毛泽东就是这样的人。看一个人做的事情有两方面,一是目标,二是方法。在建国之前他的目标和方法都是很正确的,这才能引导着他的组织逃过层层劫难,从十三个人扩展到上百万。在实现了改造社会的目标后,他把自己的目标定在了改造人性,然而这却释放了人性中的恶,以至于有了后面的各种灾难。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的毛,这里不作多评。但我能确认的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问题,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使命,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遗憾。每个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我们能做的就是,学习其优点警戒其错误,争取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再说特里尔,作为一个美籍澳大利亚人,他的眼光带有一种典型的资本主义有色眼镜。比如,觉得那位挖开花园口(作者并没有提到这一事件:)抗日,制造红色恐怖的蒋先生治下是自由世界。觉得毛关于美帝的话是想讨好美帝又缺乏安全感。

可以从原生家庭的角度分析人,但是分析得多了就未免有过分解释之嫌。作者简直把毛写成了他父亲的翻版。然鹅,毛让知识分子去接触群众干农活,并不是继承了他父亲瞧不起读书人,而是因为知识分子脱离群众不知人间疾苦。整风运动是因为红区扩大时白区人北上,混进来很多间谍,当然也可以解释为争权。同样一件行动,可以正过来写也可以反之,就连从毛本人口中说出的目标,都可以称作是违心之词。整体来看,作者未免采取负面想法太多了一些。

由此可以想到西方人从这本畅销书中得到的对毛的第一印象。文化输出任重而道远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毛泽东传:名著珍藏版(插图本)》_精选读后感_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