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_精选读后感2200字
久闻毛姆先生大名,尤其《月亮与六便士》,却先拜读了这本《人性的枷锁》(Of human bondage,1915)。选择这本先读的原因也因这是一本半自传体的书,希望能顺便洞息更多的毛姆,概因毛先生大名,和那诗与远方的隐喻。
伟大的作品总有无尽相似之处。最大的莫过于对读者心灵的震动和激起的无尽共鸣。这部写于二十世纪初的作品,聚焦一位父母早亡,打小寄养于伯父家的跛脚青年菲利普的成长历程。作品极其生动地揭示了菲利普在不同人生阶段,困扰他内心的种种非理性情感以及克服这些情感的挣扎和努力。
内心孤独,羞耻心重,无比敏感的菲利普在早年的阅读中找到了对抗孤独和自卑的良药。又在学校难得的友情和师生情中找到了精神上短暂的依靠。他曾想继承牧师伯父衣钵,皈依基督,可现实的打击让他对主的救赎产生怀疑。他在朋友召唤下赴德国海德堡学习,结识了海沃德和威尔金森小姐,在心理种下了追寻自由和艺术的种子。回到英国,菲利普在伯父母的帮助下,到伦敦一家会计事务所当学徒,这对普通人来讲是难得的机会,然而菲利普却无法对成堆的数字产生兴趣,屡屡犯错,终于放弃,在伯母支持朋友举荐下到巴黎学习画画。
巴黎的学画生涯对菲利普而言,是重要的人生经历。不仅在于在学画过程中不断发现自己,更在于亲见了众多艺术梦想下的复杂众生。孤僻清高自负才华的克拉顿,醉心诗歌生活潦倒的克朗肖,性格怪癖,孤注一掷,穷困至极,最终自绝的范宁普利斯,以及天赋异禀,又勤恳善良的劳森。最重要也最另他绝望的发现无异于绘画老师对他作品的终极审判。菲利普成为一流画家梦想破灭后,痛苦又彷徨,毅然返回英国,在异常惶惑,前途未卜时期,接触了进化论,燃烧起极端个人主义的激情。最终在伯父母关照下到伦敦学医,开始了他人生又一段刻骨铭心的历程。
在学医的这段历程中,菲利普在前期几经坎坷基础上,终于踏实了下来,对医学产生了兴趣,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与一个饭馆侍女的情感经历让他几乎身陷绝境,困扰一生。一直以来,菲利普性格孤僻,与女性交往的体验很少。早年主要是威尔金森和范宁普利斯。孤僻的性格让年少的他对知性的威尔金森产生激情,但在偷食禁果后才发现横亘在面前的年龄差距,及时梦醒。第二个女人范宁普利斯,古怪的性格让醉心学画的菲利普一直刻意保持距离,然而范宁对艺术倾心的态度,好为人师的作风以及最终的悲凉结局对菲利普触动不小。菲利普与侍女米尔德里德的感情纠葛是菲利普对自己屈辱的灵魂和自信满满的理性一次彻底的检验和练兵,最终自己彻底沦陷,陷入一个爱与不爱,完全失衡,又难以自拔的虐恋怪圈。在疯狂追求米尔德里德过程中,他挥霍掉了半数父母留给他的遗产,却见证了情人高傲无情的鄙视,同学朋友横刀夺爱,无情背叛,自己屈辱扭曲下的歇斯底里,最终人财两空又遍体鳞伤。绝望中,善良独立温存的诺拉曾拯救了菲利普,在米尔德里德贪婪的榨取和无情地背叛后,菲利普重新找到存在的意义。遗憾的是最终诺拉还是在三人的情感角力中无奈出局。
菲利普情感波中恢复过来,注意力重新回到医学学习上来。然而,一次股票投机失利让他陷入绝境。他落得一贫如洗,父母留给他的遗产全部亏空。他流落街头,躲避房东催租,忍饥挨饿,借债无门。经历了最绝望的时刻,忍住了范宁式的自杀念头,最终菲利普得到当医助时结识的阿西尔尼的帮助,并找了一份商场指路员的工作苟延残喘,勉强度日。最终的转机来自于伯父逝世留给他的遗产。终于,在耽误了两年之后,他恢复医学院的学习,最终用七年时间在年近三十的时候拿到了医生的行医资格。
在菲利普人生的大起大落,迷茫惶惑的不断求索中,毛姆给我们展示了当层层枷锁作用于人性时,软弱,卑微,猥琐,自负,虚荣,渺小又可鄙的灵魂的千般样态。而经历了痛苦,绝望,卑微,迷茫,狂喜以后,得到的仍然并非期待中的生活。在跟最后一位女人,萨莉的相处中,菲利普以一个经历了风风雨雨的成年人的视角不断审视这个刚刚身体发育成熟,未曾经历风雨的女子的种种善良淳朴勤恳母性的行为,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与安心。而两人在平静如水的交往中水到渠成的完成身体交融之后,菲利普也没有搞清萨莉吸引自己的到底是什么。就如两人最后的对话所示,萨莉到了结婚的年纪,也期待有一个喜欢的人,一所自己的房子,菲利普恰巧是可以给她这一切的人。而对于菲利普而言,他之前的各种周游世界体验美感的梦想,与他的孤独和疲惫相比,已经不值一提。
生而苦难,久难一生。在个体与世界对抗交互里,个体似乎无法改变世界,只有不断自新。在时时新日日新的进程中,种种枷锁,深植于人性,让人在情感和理性的纠缠中,总是不知所措,若有所失。这,也许是毛姆的困惑,也是时代的困惑,或者家国的困惑。在日不落帝国日落西山,世界日益躁动多元发展的时代,传统价值不断解体,纷乱的世界如何为人类的精神提供一个安适家园,毛姆给出了自己也不确定的答案。菲利普最后停止了求索,萨莉代表的传统价值能否安抚这颗浮躁的心灵?无人知晓。毛姆这一代作家是迷茫的一代,也许他比海明威那失落的一代处境稍微好点。不管是迷茫还是失落,也许萨特有更好的说法,存在即合理,不管怎样,都是生活,我们除了顺应和接受,又能如何?
毛姆不是二流作家,也不是所谓一流作家,他是真诚的作家,因真诚而伟大。他让我们在苟且生活的面前,不忘诗和远方,在卑微屈辱的时刻,拥有继续前行的力量。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性的枷锁》_精选读后感_2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