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_读后感500字
余华对命运和人性的剖析在作品里呈现地淋漓尽致。《活着》里面的老人福贵,《在细雨中呼喊》的小孩孙光林,都难逃两个字“宿命”,逆来顺受地接受着苦难在自己身上发生,余华用低沉的笔触描写那些苦涩,那么平静那么自然,而主人公那么理所当然地接受这些苦难。
对于书中描写的人性,始终让我心怀恐惧。盼望父亲早日死去的孙广平,被置身于家庭生活之外的孙光林,被父亲永远抛弃的国庆...
书中的这句话很有名,对孤独和朋友做出了很好的诠释。“我不再装模作样地拥有很多朋友,而是回到了孤单之中,以真正的我开始了独自的生活。有时我也会因为寂寞而难以忍受空虚的折磨,但我宁愿以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的自尊,也不愿以耻辱为代价去换取那些表面的朋友。”孙光林整个回忆都很阴郁,与同样孤独的苏宇的友情是冰冷回忆中少有的闪亮。还有被活人抛弃的国庆与和死人阻隔的老太太相互扶持。在孤独的路上总会遇到一个人和你分享同一罐甜乳酪。
余华站在一个少年的角度去写,写得很真实,你会觉得那就是一个处在这种苦涩生活下的小孩的想法,很多处都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在细雨中呼喊(第3版)》_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