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田以其丰富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思想的宝库”。《做生命的旁观者(蒙田随笔)(精)》收录了蒙田的随笔散文,其中主要是哲学随笔。《做生命的旁观者(蒙田随笔)(精)》内容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满了作者睿智的思考,充分展现了蒙田的思想精华。
蒙田随笔(做生命的旁观者) 读后感 第(1)篇我心即宇宙,天地皆我心,宏大至星系,细微至发梢,天覆地载,莫不悉备。心灵是人生的主人,而不是人生的奴隶,因此,勿使心为形役。拜读蒙田随笔的过程,是一次同自我内心的一次交谈,作者在大胆剖析自我的过程,其实是同读者的一次交流和自我展示。心能使人成佛,亦能使人成为魔鬼,悟则成佛,迷则成鬼,所以佛语有道,一念之差,一则上天堂,一则下地狱。自己人生的主宰只能是自己,所以释伽牟尼在最后的遗教中说佛时规劝众生,要众生以自身为明灯,为皈依处,而不可皈依他法。然而现实往往并非如此,我们刻意学习模仿成功的别人,结果往往是画虎不成反类狗,最终落得是失败的自己,是何其可悲的事。燕陵少年邯郸学步,最后忘记了走路只好膝行而前,我们在笑笑他人的同时也只能笑笑自己。权力,功名,地位,女色……这些身外之物恰恰是自身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些最抽象的东西,实则成为我们生命中最基本的元素,化作支撑我们自立的骨骼和滋养我们的血液。位子,票子,车子,房子,女子,五子登科,是现实生活中幸福实实在在的代名词。什么是幸福,什么是真爱,什么是成功,看似最抽象的概念,实际上却有着最为客观具体的衡量标准。儒家学说主张的最高境界是内圣外王,所谓内圣,不过是认识自己的内心并且收放自如,而外王则是善于把握外在客观条件因利趁便。大多数人都不过是茫茫人海中的沧海一粟,时光之过客耳,由于功成名就是一种极为稀缺的资源,大多数人只能望洋兴叹。这就决定了大多数人最终只能追求内心的安宁和笃定,做隐士不必岩处穴居,终南山的道士却深藏功与名。要了解并认识一个人,不仅要观其行驶动机,也要察其言行,有口是心非之徒,有言清行浊之辈,一生真伪有谁知,要之死死,然后是非乃定。其实之前也读过蒙田先生的随笔,也拜读过尼采,叔本华,康德的哲学代表作,囫囵吞枣,难以窥其门户,一点浅见,信笔涂鸦而已。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蒙田随笔(做生命的旁观者)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