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_精选读后感1300字
看书的简介还蛮惊喜的,一个事业成功的人放弃自己的舒适生活,遵从自己内心出家修行的故事,想着不仅可以听听作者一路趣闻,同时也能体会他心境的变化,对自己而言也是一场修行
看了前面两章,兴趣满满,多方理解后背下了般若心经,还强烈推荐此书给好多朋友,讲述行空法师有多么厉害,但是从第三章开始,就慢慢的变了味,对鬼脚七的很多观点和行为,愈加不赞同,甚至反感。
到第四章,已经无力吐槽,准备弃文,这真的是修行吗?顺风顺水的时候,是修行大师,遇到挫折和困难,瞬间就变回了普通人。
既是决定了出家独自行走、托钵乞食到目的地来修行,那为何在行走的同时公开自己的路线,一路发朋友圈,引导诸多慕名前来的粉丝,排着队安排吃饭安排酒店,陪走的人前后算了下不低于三十人,除此之外文中提到的专门前来请教的不下于二十人,而作者一路都在分析他们的工作问题,生活烦恼,讲述自己经历,分享事业成功的经验,哪来的时间精力去体会行脚僧的生活!形式大于内容嘛,这样的出家修行,想不认为是炒作都挺难的。其实,不用以出家的名义,直接来一次单人长期徒步旅行,效果不是一样的吗?
七个月后整理书架,再次看到这本书,拾起继续读,原因有二,一是担心是自己当时的眼界狭隘,想法偏激,没看懂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二是我不喜欢半途而废,既然都看了一半了,后文哪怕是略看也尽量读完,万一后面有精彩的内容让本书主题升华的一个新高度,漏看岂不遗憾。
一本书下来发现作者也是多愁善感呀,泪流数十次,然并没有感受到作者心里路程的成熟,反而是越来越背离此次行走的意义,临时出家,还不是正式出家,门还没踩进去就谈因果讲修行传佛法,使我想起行为艺术家这个词,里面有一句说得好,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每天都在用自己的价值观来衡量所有的人。对,我就是,不用自己的价值观难不成用别人的?
对于修行,每个人都有一套很洒脱的观点,甚至引经据典,直指人心。但那都是自己的感受吗?还是觉得这样写出来了就是自己感悟出来的,悟性很深,逼格很高?但不得不说,能写出来说明看过理解过,就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作者后面一直讲内因和外缘,说他的书,和培训就是外缘,而能不能有收获就取决于个人的内因,初看确实很有道理,但细想又觉得作者很精明,责任推的很干净。
终于到金顶了!我给普贤菩萨顶礼了,一直在念:前念若无心亦无。
没有法王,没有鬼脚七,没有2000公里,没有行走,没有轮回,没有普贤,没有雪在落……
只有心在动。
我发了个朋友圈:
让一切都随风,都随风,都随风!
心有所感看淡一切,这就是无我最高境界吧!得马上发个朋友圈记录一下。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即是左。
后面内容看着看着,还是很开心的,可以通过作者的书发现自己的问题,并积极改正,完善自己,我想,这就是在修行吧。
把看这本书时的一些感受写了出来,可以画上句号了,瞬间就像是呼出了一口浊气,神清气爽,轻松了不少。
末尾,还是感谢鬼脚七,让我对心经产生兴趣,让我开始关注金刚经,让我在生活中愈发客观从容,最后祝您身体健康,修行顺利,早日达到理想境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_精选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