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_读后感_800字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_读后感800字

乡愁
子皿 20190929
从一个外国人的笔下重温自己的故乡,那么多熟悉的人物和场景,一行行像是从时间的深处寄来的信,那么亲切和触动人心。何伟说他爸爸的老师是个中国人,他喜欢另辟蹊径观察美国。如今祖师爷“创造性口吃”的办法被何伟用来观察和了解中国。何伟在一次访谈时谈到他的写作,他认为是视角的不同成就了他。我能理解他的出发点,任何一个外国人或者久居国外的中国人在中国都会感受到巨大的文化差异,这是参照物不同的原因。难得的是何伟能不带评判的观察普通人在国家改革和经济大发展的浪潮中的激情困顿和迷惘挣扎,同时又不吝于给出自己的爱并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老百姓的生活里,这是超越了普通记者的难能可贵之处。
这不是文笔最优美的非虚构写作,有时还觉得有点儿别扭甚至让人不舒服,可是现实就是这样的-在阵痛中摸索前行,有时觉得遥远有时又快的让人措手不及。这本书的三部分,一个让我想起2000年的西藏之旅,一个让我想起河北的家乡,一个让我想起三哥的远方。我们搭过车,也在马路上晒过粮食,三哥则在36岁的时候去了浙江那个生产汽车配件的地方。书里面的内容让很多沉睡在我记忆中的画面活了过来,而我自己则来到何伟刚刚离开的牛村。过去和未来的界限在这本书里逐渐模糊了起来,这个世界的规则在个人的笑和泪里晃动着,我们都挣扎着前行,手忙脚乱却依然认真的活着。
回不去的故乡,落不稳脚的异乡。有点儿疲惫,但我们都不再寻找答案。“新的一天从现在开始”,我们在路上。
PS:很喜欢Peter的老婆Leslie Chang, 她在TED上关于Factory Girl的演讲非常好。先听了她的演讲之后才知道她和Peter原来是一家人。真好。
PPS:读此书时想到周公度的诗《这么好的信》:写一封这样的信,信里说春天 小城和溪水,说“秋天很美很美,旅途有一点点旧信封才知道的疲惫”,说我喜欢你这样的人,说出许多质问和省略号,说:“祝好 某某 某城 某年某月日”。
谢谢Peter Hessler 把这些时光写下来让它们在另一个空间里永远活着。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寻路中国: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_读后感_8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