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500字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
《万历十五年》指出道德非万能,不能代替技术,尤不可代替法律,但是从没有说道德可以全部不要,只是道德的观点应当远大。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因为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于战争。
我想,以上是本书的核心思想吧。
另外,本书的精华个人认为不在于前几章对于人物的塑造和描写,而是作者以小见大,付之于附录这部分的“大历史观”,由于所学有限,有时候感觉晦涩难懂,但大体明白一个道理,“一切要从实际出发”。用大历史观看问题,会有全局观和战略思维,对个人读史是大有裨益的。
第二次看本书,与第一次感受不一样。
过段时间再来。2018.1.6.乌鲁木齐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万历十五年(精装版)》_精选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