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居里夫人自传

作者:玛丽·居里

《居里夫人自传》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居里夫人自传在线阅读地址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第(1)篇

居里夫人,平凡的人生,然其不平凡的学术研究,对人类、对世界的贡献却显为卓著。

居里夫人,即玛丽·斯科洛多斯卡,于1867年11月7日,生于波兰首都华沙。

居里夫人的父亲是物理老师,母亲为女子寄宿学校校长。

居里夫人于1873年进私立寄宿学校读书,1881年进入俄国人控制下的公立学校就读,1883年6月以优异成绩中学毕业,并获得金质奖章。

1884年9月于华沙做家教并参加了波兰爱国青年知识分子组织的“流动大学”,边学习边参加爱国活动。

1890年9月第一次进入实验室,在表哥约瑟夫主持的工农业博物馆,做物理和化学实验;1891年9月赴巴黎求学,同年11月以  玛丽·斯科洛多斯卡

的名注册,入巴黎大学物理学院物理系;1893年7月,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通过物理学学士学位考试,并获得奖学金;并在巴黎大学继续攻读数学学士学位。

于1894年,接受法国工业发展委员会关于“钢铁磁性”的研究课题。

同年4月与皮埃尔·居里结识,7月以优异成绩通过数学学士学位考试。

考试结束回波兰度假,10月返回巴黎,继续其课题、学术研究。

玛丽·斯科洛多斯卡,与皮埃尔·居里于1895年7月26日喜结良缘。

于1896年2月法国物理学家 贝克莱尔教授发现 铀 可以放射出一种射线。两年后,这种称之为“贝克莱尔射线”的未知射线引起了居里夫妇的关注。同年8月,通过中学教师资格考试,获物理考试第一名,进入物理和化学学校实验室工作。

1897年,第一篇论文《淬火钢的磁化特性》发表;1898年初,选择铀线作为博士论文选题,同时发现釷也能放射出贝克莱尔射线,命名“放射性”,居里夫妇二人作“放射学”学术研究;同年7月,宣布发现一个新放射性元素,其放射性比铀强四百倍,被命名为卜,以记念自己的祖国波兰,同年12月,居里夫妇二人与贝尔蒙特合作,发现又一个新元素,其放射性比铀强一百万倍,命名为镭。1902年,夫妇二人终于提炼出一克氯化镭,第一次测定镭的原子量为:225。

1903年12月6日,夫妇二人与贝克莱尔同获1903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居里夫人成为第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女性。

1904年10月,任巴黎大学理学院物理学实验室主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居里夫人自传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