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700字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700字

在每一个新旧年份跨越之际,我总会给昏昏度过一年的自己寻找一些外部的精神刺激。

在2017年度最后一天,我独自看了《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丧得发慌,但事实再一次证明埋在片库里多年未敢看的都是好电影,正如躲在书单里多年未敢读的都是经典著作。

阅读《追风筝的人》的全过程就犹如一个在湖边小心翼翼散步却突然溺水的人在水中挣扎,每一次鼓起勇气卯足力气充满希望顺着头顶的光游去,好不容易浮上水面望着太阳与蓝天大口呼吸,突然脚底又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拖入水底。

无止境的黑暗与窒息就这样循环不断,身体越来越无力,内心越来越沉重与压抑。读的过程中需要时不时暂停,在恍惚与空白中缓解内心已无处迸发的情感。

除了篇末索拉博拉起弹弓、阿塞夫被射穿的左眼与阿米尔受伤后留下的兔唇伤疤稍显刻意编排,其余部分的故事都如行云流水般推进。

哈桑在小巷的遭遇,索拉博的遭遇,战争中每一个胆战心惊的平民(尤其是妇女儿童)的遭遇,曾经的一切有多美好,就被撕碎、毁灭得多彻底。每一次突如其来的背叛、侮辱与杀戮,直抵最黑暗最不堪的人性,令人如鲠在喉,无法下咽,甚至周身不适。

主与仆、普什图人与哈扎拉人、逊尼派与什叶派之间的鸿沟,豆瓣上那些等级、种族、宗教、文化的分析,说到底,只不过是弱懦、自私、崇尚暴力的人类自己种下的恶果。

也许悲剧产生的文学力量会更加持久震撼,但我还是感恩胡塞尼让肮脏下那些最真实美好的情感得以保留,并在故事奄奄一息之际为阿米尔的自我救赎之路打开一条门缝,射入一道光。在漫长的雅尔达过后,我们终于迎来了雅尔达的朝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追风筝的人》_精选读后感_7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