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随笔

作者:弗兰西斯·培根

《培根随笔》是英国随笔文学的开山之作,谈及了政治、经济、宗教、爱隋、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几乎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其简洁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的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散文作品之一。

培根随笔在线阅读地址

培根随笔读后感 第(1)篇

1,复仇之欲压倒死亡,爱恋之情蔑视死亡,荣誉之尊高于死亡,悲伤之极向往死亡,畏惧之心期待死亡。

2,人若是一心只想复仇,就会使本当消退的伤痛难以愈合。

3,身处顺境,贵在节制自律;身处逆境,贵在不屈不挠。

4,妻子是青年的情人,中年的伴侣,老年的护士。

5,亲近者易妒。……没人会嫉妒国王,除非他本人也是国王。

6,得意或失意之极,情感最为脆弱,而情感脆弱之时,正是爱情泛滥之际。

7,官居高位者只有通过他人的看法,才能意识到自己的幸福。若要按其真切的感受,并无任何幸福可言。

8,身处高位者乃三重奴仆:他们是君王或国家的奴仆,声望的奴仆,政务的奴仆。

9,诽谤蜂起,谣言纷纷,人心浮动,此乃叛乱的先兆。

10,略知一些哲学的皮毛容易使人崇尚无神论,而较高的哲学造诣则会使人倾心宗教。

11,伊壁鸠鲁曾经说过:“否认世俗所谓的神灵并非渎神,以世俗之见强加于神灵方为渎神。”

12,习惯是人生的主宰……教育就是早期的习惯。思想取决于性情;谈吐取决于学识;行动则取决于习惯。正如马基雅维里所言,除非有固定的习惯,否则,性格的力量和豪言壮语都不可轻信。

13,养生之道不可囿于医术。明白什么对自己有益,什么对自己有害,便是最佳的养生之道。“此事对我不适,我当戒除”要比“此事对我未必有害,行之无妨”更为保险。

14,过多的财富,除了施舍别无实际用途。多余的钱只能虚增幻觉罢了。

15,人人都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不为自己着想的人,走的不是自己的路。

16,涉世愈久,俗见愈深,年龄的增长有助于提高理解力,而未必能增强意志和激情。

17,美之极致,非画笔所能描绘;美之极致,非直观所能领悟。

18,走门路请托,宁找最实用的人,而不要找最有势力的人;宁找专管的人,而不要找总揽一切的人。

19,读书令人充实;讨论令人机敏;写作令人谨严。

20,读书的目的不是挑剔质疑,不是盲从,也不是为了增加谈资,而是为了慎思明辨。

21,历史令人明智;诗歌令人聪颖;数学令人精细;自然哲学令人深沉;伦理学令人庄重;逻辑和修辞令人善辩。各门学问皆可修身养性。

22,会学不等于会用,运用之道在书本之外,得靠亲身的体验才能掌握。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培根随笔读后感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