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为词史极峰,诸体大备,风姿多彩,流派竞辉。宋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读宋人词,当于体格、神致间求之。
宋词三百首读后感 第(1)篇之前又把今年立的flag 秀给大家看了,第一条就是读100本书,然后写读书笔记,分享给大家,那这个就开始了。
100 本书也不少了,我也没有具体的计划,但是最近刷微博,读了好些篇近代现代的小诗,都写得又清新又美,我就觉得应该去读读诗词,所以就有了今年的第一本书:《宋词三百首》
严格得意义上应该是听书,听别人讲赏析 。前后总共听了两遍多。大概有以下一些点可以分享的:
1.虽然《宋词三百首》收录了300多首,讲书人韦煜只挑了19首来讲,挑的都是耳熟能详的大家,比如李煜,苏轼,柳永,辛弃疾,陆游,李清照,范仲淹,还有几位名气不怎么高(也可能是我孤陋寡闻了),但是讲书人似乎很推崇,比如温庭筠,冯延巳,还是有朱淑真,后面的几位都不认识,而冯延巳竟然还是一位宰相;
2.朗诵的时候情感还是很到位的,尤其是朗诵苏轼的《江城子》和《念奴娇》,非常深情,感动!
3.还讲到了听雨,比如说雨打芭蕉,雨落水面,雨打残荷,而且还配了那种不同的雨声,你能够听得出分别,以前很讨厌下雨,经这么一讲一听,突然觉得下雨也可爱起来了,听雨和喝茶赏花看雪都一样可爱, 听雨充满了深深的禅意。
4.讲辛弃疾的《西江月》配了蛙声和虫鸣声,想起了小时候的稻田,
5.讲了辛弃疾的《青玉案》,我之前一直读an第一声,这次才发现自己多错了,要读wan第三声。在这里特别提出来,一是自己读错了很多年,二来我知道有小伙伴特别好学,每次有不认识的字都要去查字典。
6.讲书人的赏析顺序是先深情朗诵,接着就是大概介绍一下作者生平经历历史时代背景,然后逐字逐词的品,最后做美学赏析。因为诗以言志,词以言情,把作者放在历史时代的背景中,结合诗人的经历,来赏析作者的想要表达的感情,读起来代入感很强烈,比如讲李煜的亡国之恨,苏轼对亡妻的思念之情《江城子》(苏轼的妻子是苏轼的师妹),范仲淹卫戍边疆的思乡之情(范仲淹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不为良将,便为良医),还有辛弃疾得沙场点兵豪情,志在收复山河,还将同时代的柳永与范仲淹进行了对比,这里我听出的意思似乎是范仲淹的人生比柳永得更成功一些,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是不是传统得儒家思想,读书步入仕途是正道?
7.诗词能够陶冶情操,豪放豁达如苏轼,细腻婉约如清照,使人成为一个内心感情丰富的人,看到各种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