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查令十字街84号》_读后感_1100字

《查令十字街84号》_读后感1100字

声明:五星谨献给海莲与弗兰克以及双方的亲友(包括家人、朋友、同事、邻居送绣花桌布的老奶奶等)相互之间的连通信件,别册不参入评星。

一、关于海莲与弗兰克的共鸣

隔着辽阔的大西洋,二人通信达二十年,从相识到相知,却缘悭一面。我相信,他与她都渴望相见彼此,最终仍未能一见,必有遗憾。当海莲得知弗兰克急病已逝时,此憾尤之。

然而,换一个角度,距离产生美,不见又何尝不是另一种美?从海莲的书信语言所透来看,可以想见,即使她真的踏足英国,在查令十字街穿棱寻觅,终驻足在84号,她大概也是不动声色地进去,闻下古书积尘的香味,不打扰不报名字,遥远地看着弗兰克,以及那些可爱的同事,然后又悄然离开,之后再在书信中略加提及。

云中谁寄锦书来,相知何必曾相见。这么一番情景,也许太美好,如蝴蝶薄翅,不如不相认,就是不触碰,还能始终保持这种美,即使有憾有缺,但本身还算是没有被玷污的美。

海莲的活泼率直、对书的痴爱感染并带动了弗兰克的内心幽默,弗兰克也逐渐放下绅士一面,又同时努力凭着对海莲的了解而寻求书籍。正是这样,我深认为,二人之间该是深深的友情之上的知己情。他与她确是相逢恨晚,但不沾染情爱,非要牵扯出男女之爱,总有一种亵渎了他与她相互之间是纯粹友达。

二、关于海莲与我们的共鸣

我们,正在阅读的我们。海莲对书的强烈喜爱,从她细腻地描述拿到书的心情,以及触摸到书后对书的细致勾勒,足以可见一斑。无疑,只要是喜欢读书的人,都会在海莲的信文中找到一丝自己阅读的影子。特别让我有强烈一致感觉的有:

1.喜欢陈年古书的味道,那味道虽然是略带积尘霉味,却比名牌香水还要来得吸引问,更有经年沧桑之感;

2.喜欢阅读别人读过的旧书,特别是扉页上有题签、页边写满注记的旧书,不但有戚戚于脂、耳提面命之感,更给我一种隔着时空与不同曾读此书的人有一场交流,所以我并不反对别人在我的书上写注,但不该自以为是地擦走前注;

3.喜欢用稍黄的纸印刷出来的书页,阅读起来眼睛更舒服,更显柔和。

三、关于我们与我们的共鸣

诚如译者陈建铭所言,写信的整个过程,从书写-装入信封-贴邮票-投递,这其中潜藏着一种魔力。也许这是阅读本书后,属于读者之间的共鸣。

因此,我与友人相约,每至一个新地方,给对方寄一明信片,这种偶有的期待与惊喜,虽不及书信的魔力,但也足感动矣。然,我也会保留写信,毕竟有魔力呀!这也是如今,即时通讯再发达,但是依然未能抹杀邮局邮政的原因所在吧!漂洋慢递,不正是最佳印证?

后记:虽然,查令十字街84号所在,已非书店,但却成了所有爱书人共同的朝圣之地。倘若哪天,我也有幸途经,我想,我也该献上一吻,因为我也亏欠她太多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查令十字街84号》_读后感_11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