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认为古代人的爱情迂腐,那么且来读读《牡丹亭》吧,这里有你不曾了解的古人生活。作家白先勇曾玩笑说道:古人的后花园是最危险的。“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牡丹亭》里演绎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古代名门闺秀,进了后花园看到宜人美景,就开始蠢蠢思春,然后就邂逅了一段生生死死的爱情……一曲《牡丹亭》,写尽了天下痴男怨女的缠绵心事,连《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也读得“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牡丹亭读后感 第(1)篇临川四梦中当属牡丹亭最为经典,最初接触是因为红楼中黛玉得知金玉良缘时,有牡丹亭的曲,一部将他俩都迷住而逃学的一部“禁书”,就对它很好奇。
“忙处抛人闲处住,百计思量没个为欢处”春意盎然,夫子劝教,父亲训女,很难想象一个生活在封建古代的女子每天生活同一种生活节奏下,除了女红,瑶琴就是读诗经,午睡都是会被训的,因为生活在南安的大族家庭里,比平常的女子更是少了许多自由,才有了春香闹学 ,丽娘进花园,发出了“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概,游园惊梦,良辰美景之天赐,赏心乐事之属谁?自是慈母训戒而无果,乖女寻梦而悲催。叹世间何物似情之浓,断魂心痛;哭此生缘无留画于记,殉情魄飞。香消玉陨,长殇含悲。恰逢柳梦梅为寻梦,踏遍岭南山水,客居梅花庵拾得丽娘春容,供奉于书案之上,看到小诗“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而叫画真拜,最终阎罗冥批,春花证爱,起死回生,也证实了汤显祖所言“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倾得江山住,但是相知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丽娘回生,柳生为丽娘婚走寻父并蟾宫折桂,众人闻之皆喜,而杜宝不然,宁愿相信自己的女儿已死,认为自己的夫人在战乱中也死了,听到自己的夫人帮女儿说话,便说她两都为鬼魂……最终圣旨圆驾,一出因梦生爱,因爱缘归的牡丹亭,虽然匪夷所思,但是它的浪漫主义色彩极其爱之坚贞是吸引更多人来拜读它的主要因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