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体1:地球往事》_读后感_1900字

《三体1:地球往事》_读后感1900字

《三体1-地球往事》书评
我几乎读过刘慈欣所有的科幻小说,《三体》是第一部,也是最伟大的一部。四五年前曾读过纸质书,现在重温一遍。
《三体》曾获世界科幻小说最高级——雨果奖,这也是亚洲人首次获得此奖,因此《三体》被称为中国科幻小说的里程碑,而刘慈欣被誉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水平拉到了世界科幻水平”的神一般的存在。
《三体》为什么伟大?因为它有着伟大的想象力,刘慈欣说“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对于它们所拥有的惟一优势。”而《三体》的想象力,又有强有力的科学作支撑,严谨的科学和瑰丽的想象,为这部伟大的科幻小说插上了理性和感性的双翼,因此,这部书波澜壮阔而又细腻逼真,超乎现实而又严谨有度。
历来,中国人的想象力不值一哂。于是,中国小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大多来自于武侠小说,或者准确地说,来自于金庸和古龙。的确,那些奇幻的武侠世界,匪夷所思,光怪陆离,而且,那些被定义为二流的武侠小说,不甘为类型化和通俗化藩篱所困,它们曾追问人生的真理、生命的意义,它们曾胸怀天地、气吞山河,……然而,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往,金庸1972年封笔,古龙1985年去世,武侠小说终于英雄末路、踉跄退场了。
二十年后,2006年,《三体》问世,一个习惯于埋着头的民族,忽然又有人开始仰望星空了。
刘慈欣在序言里说“科幻小说并不是在预测未来,它只是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鹅卵石,摆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和把玩。”也许这就是科幻小说的魅力!
《三体1-地球往事》,在文革期间备受迫害的叶文洁,对丑恶的人类失去了信心,而她的一次意外的试验,居然探索到了外星文明,于是她毅然决然地将地球文明出卖给外星人。于是故事的大背景建立了,在距离我们最近的半人马座三星,有着先进的外星文明,而他们所处的星系多灾多难,亟需找到一个新个星系殖民。三体人的舰队出发了,向着四光年外的太阳系进军,400年后将抵达地球,开始入侵。为了遏制地球科技的发展,三体人像地球发射了两个“智子”——具有高度智能的质子,以光速发射到地球,对地球的科学探索实施干扰,锁死地球科技进步,并利用量子纠缠(可能是这个原理吧)与三体星保持实时通讯,监视人类的活动。
这就是第一部小说的大致内容。特别值得一提的有几处:
【反人类的叶文洁和反三体人的1379号监听员】
出卖地球的是反人类的叶文洁,但是接收到地球发来的信息后,三体人1379号监听员竟然也做了一个反三体人的举动,他给地球发回信息说:“不要回答!否则就会被定位,进而被入侵。”
没想到,两个首次接触到外星文明的生命,都选择了背叛自己的族群,多么巨大的讽刺!
【两个可怕的假说】
这是两个关于认知的假说。
射手假说:有一名神枪手,在一个靶子上每隔十厘米打一个洞。设想这个靶子的平面上生活着一种二维智能生物,它们中的科学家在对自己的宇宙进行观察后,发现了一个伟大的定律:“宇宙每隔十厘米,必然会有一个洞。”它们把这个神枪手一时兴起的随意行为,看成了自己宇宙中的铁律。
农场主假说:一个农场里有一群火鸡,农场主每天中午十一点来给它们喂食。火鸡中的一名科学家观察这个现象,一直观察了近一年都没有例外,于是它也发现了自己宇宙中的伟大定律:“每天上午十一点,就有食物降临。”它在感恩节早晨向火鸡们公布了这个定律,但这天上午十一点食物没有降临,农场主进来把它们都捉去杀了。
假如我们人类就是二维智能生物或者火鸡呢?也许我们笃定的科学原理,只是更高维度智能体的一时兴起,也许我们所认识的宇宙,也只是更高级智能体手中的玩具。
这一点,在三体人将质子二维展开蚀刻集成电路时的一次失败中,也被反向证实。他们把十一维的质子二维展开时,不慎展开成三维,没想到在这个质子中,竟然隐藏着一个微观世界的宇宙。
【地球三体组织的成员】
地球三体组织通过三体游戏吸纳成员。地球三体组织是一个反人类的组织,其统帅(精神领袖)是叶文洁,他们的宗旨是迎接三体文明的入侵,清洗已经无药可救的地球文明,为此,他们不惜牺牲全人类,包括自己。为了扩大组织,他们开发了一个“三体游戏”,吸引高知人群加入游戏,了解三体人的一轮又一轮毁于一旦又前仆后继的文明历史。之所以选择高知人群,是因为他们已经能够站在人类之外的视角来审视人类文明了。听起来很可怕,难道这些高知人群会成为反人类的势力?呵呵,其实这只是小说里,用了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而已,况且,即便在小说里,也不是所有的高知人群都会反人类。但我想说的是,作为普通人,我们中的大多数的确只是在关注眼前的苟且,而不曾眺望诗和远方,更遑论站在远方审视生活的苟且!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体1:地球往事》_读后感_19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