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典藏”书系中的一本。鲁迅先生的散文与杂文小说相比,少了几分犀利,多了几分温情。《朝花夕拾》中的散文则是鲁迅温馨的回忆,是对滋养过他的生命的人和物的深情的怀念。幼时的保姆长妈妈,在备受歧视的环境中给予过他真诚的关心的藤野先生,给过他无限乐趣的“百草园”……所有这一切,都是在这个险恶世界的背景上透露出亮色和暖意的事物,是他们,滋养了鲁迅的生命。这些散文,把抒情、叙述、议论结合在一起,时而平静、时而汹涌、时而湍急、时而曲折,体现了鲁迅散文创作的艺术成就。透过字字珠玑地散文作品,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民族英雄——鲁迅。
鲁迅散文集(典藏) 读后感 第(1)篇《鲁迅散文集》 鲁迅 著
初读鲁迅先生的作品,自然是在校园时代,少时经历尚少,对于鲁迅先生的情怀也大多来自于老师们的讲解,只识表面,却总是无法更深入地靠近。现下离开校园也有十年,机缘巧合下,又读起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好似虽每个字句都与旧时相同,却又都生出了全新的模样。合上全本之后,也骤然明了,变的本就非钉死在书本里的字句,不过是人的经历有了不同,心境便也有了不同。但这倒非是坏事。
少时也是有些刻板印象的,仿佛只要提起鲁迅先生,便是“唤醒思想”这样的印象,却也忘了,其实课本里也曾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的文章。鲁迅先生的文笔其实是如此的细腻,无论是对情绪的表达,还是对环境的描写,都是贴近人心,又触动情绪的。而再次阅读鲁迅先生,也像是一次重新的相识,就像是一位阔别多年的老友,给了你全新的感受。也自责从前读书时对这些好作品的不够了解,大多是囫囵吞枣地读过来,倒像是糟践了些珍宝,好在还有补偿的机会。
但最有感于鲁迅先生的,主要还是在表达上的勇敢。敢言常人想说而不敢说之事,也能说清常人想说而道不明之事。一直心觉,表达是需要被看见的,但不必为了被看见而表达。也想起鲁迅先生写过这样一段话,大意是写作是社会性的,虽然所书所写与自己有关,但也需被人看见,不过也不必是有人千千万万,只要是那懂得自己的友人与爱人,有一个便就足够了。对于先生的观点,无比认同,也更默默地加深在心中。
其他还有万千感慨想要书写,却也觉还是留给自己慢慢体味。从前在读书时代时也曾想,是否是特殊的年代成就了像鲁迅一样特殊的人,如今倒也觉,对生活有敏感的感知力,又极具智慧的人在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环境,或许都不会仅是平凡。如果说有所遗憾,大概是鲁迅先生在许久以前讨论过的某些问题,比如关于家庭,关于女性,如今依然在被反复讨论着。也就不得不让人心生感慨了。无论怎样,感恩这次“重逢”。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鲁迅散文集(典藏)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