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1984》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1984》_精选读后感1300字

《一九八四》讨论了在极权社会下的我们会变成什么样的可能性。我的心里认为乌托邦是一个人人丰衣足食,没有争端,没有残酷的地方,这样一个地方,我们为什么要去反抗他呢?但这样一个如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般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真的存在吗?哪怕他真的存在,也是如昙花一现般的凋零吧,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庄园的失败就证明了。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私欲,这是亚当与夏娃偷吃禁果后的原罪,不可避免。我觉得真的乌托邦只有存在于无上佛国,七层天堂这种由全知全能的神明管理的地方吧。怪不得那么多的大佬最后都信仰了宗教,当一个人拥有了人类的某方面极致的东西却仍然得不到解脱的时候,他只有把自己的心灵寄托到神与宗教上来吧?于我而言,乌托邦就是人们脑海中的美好,但实际上是人力不可达,只有某种超脱于人力的存在才能做到的极乐净土。 在极权社会下,我们不再是人,不再作为拥有独立人格与思维,情感的存在。我们是国家机器统治下的齿轮,是一种工具。没人会在乎我们是否快乐,是否幸福,是否对未来充满希望。只在乎我们是否好统治。那些不适合极权社会统治的人会逐渐消失在一轮又一轮的大清洗里,没人记得,无人在乎。国家机器通过篡改文字,监视彼此,互相检举来控制每个人的思想。奥威尔在书中写道:“思想,本身就构成了犯罪”但是总有一些人是有思想的,有意识的。他们会思考,会去想,会去爱。温斯顿就是这个极权社会下的异端。 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自古以来在他们那个时代都是很孤独很寂寞的。记得红楼梦有一回是宝玉突然开悟吟出了一句诗,薛宝钗听后说了一句让我印象深刻:“不好,他悟了”。一直以来,薛宝钗在红楼梦这个活色生香的世界里都是不同的,她看透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明白广厦将倾,也随时做好了抽身而去的准备。她是那个时代的先知者,她悟了,所以她才看淡了许多,也痛苦了许多。全书在前大半部分都是在说温斯顿如何觉醒,如何察觉这个极权社会是不合理的。后半段才是整个故事的高潮!我一直认为对这个极权政治不满的古董店老板和反抗者组织成员居然是思想警察!而一直极力拥护英社的党员居然会在睡梦中高呼杀死老大哥!最后主角和他的爱人在所谓的仁爱部遭受了非人的折磨。。。。。。并不是单纯的杀死他们,而是从肉体到心灵都疯狂而残忍地要他们信奉英社,爱戴老大哥这个党的化身。这比杀死一个人更加的残酷和可怕。当失去了自由意志与思想的我们还算什么呢,还是作为人而存在的独立个体吗?只是一坨会呼吸的肉罢了,生命的本质思想还在于自由思想与情感!感谢那些在思想领域呼唤自由平等的思想巨人,他们是思想领域的普罗米修斯为我们带来了自由的光辉。 这本书的最后,男女主在遭受了非人折磨后被释放了出来,他们见到了彼此,尽管还是同样的皮囊,但他们彼此都这道不再是同一个人了,他们已经没有了灵魂,成为了极权统治下的牺牲品。彼此说了一句我不再爱你了就擦身而过。。。。。。对反抗极权感兴趣的可以去看《飞越疯人院》《V字仇杀队》》,都是非常发人深思的电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1984》_精选读后感_13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