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经济变革得失》_精选读后感700字
历代经济改革的最终目的都是强化中央集权和增加财政收入,它们以剥夺工商农民的利益为手段维护国家“富强”,只着眼于短期利益,而牺牲了长远利益和经济发展活力,本质上是国进民退的结果。
这一方面是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需要,包括吏治和军队开支,另一方面也是儒家思想缺乏理论指导的结果,再者就是人的因素。
近代和当代的数次经济改革更加激烈和频繁,从洋务运动,到国民党民国,再到改革开放前的新中国,它们虽然内容各异,本质上都还是以中央集权为目的,壮大官僚资本,蚕食人民利益,和千年来的经济变革并无不同。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以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以民营经济作为补充,经济也在集权与分权中不断拉扯。现在的中国虽然势头正盛,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贫富差距过大,消费低迷,产业结构不合理,脱实向虚,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货币超发,金融市场不健全,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这些难题只有更深一层的改革才有待解决。
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人心目中是一个特殊无比的制度,它曾带领中国走向无比辉煌,又将中国拽入万丈深渊。然而在中国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没有任何一项制度能像中央集权制度一样保障人民的生活,给人民带来稳定和统一,人们在被欺辱时痛恨它,又在战乱时怀念它,它不光是历史,更是一种骨子里的文化。对于当今世界来说,自由阻碍了集权,集权阻碍了自由,抛弃统一文化的代价是中国无法承受的,抛弃统一文化一定程度上就是抛弃自己,而紧攥集权又违背了时代潮流。所以说中华民族之外的人很难理解其苦衷,中国未来的改革之路会走得更艰辛,更曲折。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历代经济变革得失》_精选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