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1998》_读后感1100字
1998,你是否还记得我。
1998,是一些人的暮年,是一些人的青春,更是一些人的童年。
1998,初逢这个世界。
世界,你好。
你好,世界。
1998,你可能见惯了很多人的样子,但对我定是陌生的,我也对于这世界开始有了懵懂的认知。
1998,那是一个万物复苏的二月,新的生命当中,隐藏着一个又一个特殊的生命体。
1998,之后的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生长。
童年,有爸爸的单车,有满书包的明信片,有游戏机里俄罗斯方块,有堆满书的高房子。
和大多数孩子一样,最爱下雨天,雨水落在头发上、鼻尖上、手背上,凉飕飕,亮晶晶。人人都要派出一双手,去接一粒雨珠,再等它从手缝里溜走。好像天上掉下来的不是雨水,而是湿漉漉的毛绒玩具。
隔天早早起床,偷偷穿着父亲的黑色雨靴,在水坑里趿拉来趿拉去,把脚晃得老高,水花四溅,最后落得满身满脸泥点儿。
1998,童年还没有来,我只是襁褓里的婴儿,幻想襁褓外的世界。
哥哥姐姐们可能会在院子里的小水洼上,飘荡着自己折的小船,那不是我看见的,而是我长大后也玩过的。。。
雨水连绵的夏天,小朋友们攒在一起,最常做的事情是叠纸船。白色的纸船,大大小小,有篷无篷,叠好后找个地方去漂流。
连绵的雨打在幼小的身体上,有些伤感和无措的情绪,破土、发芽。遥想到此后还会有更多的无端促使它长大,像一棵树,终会长出无数枝繁叶茂的过去,心里就泛起浅浅的忧伤。
我的童年已经远去,当我看到侄女开始偷穿她妈妈的高跟鞋时,我才认识到这一点。
人这一辈子,在自己的人生之纸上涂抹颜料,五彩斑斓、浓墨重彩,最终叠加成一纸漆黑。回忆模糊,再也想不出来当时那些红粉蓝绿的笔痕,是以怎样的姿态划过白纸,又发出了何种声响,沙哑还是清脆。都记不清了。仿佛那些多彩的故事,从来都没有发生过,只是我美好的想象。
青春悄悄地来临,一份简单的喜欢维持了好几年。
青春,一个少年的转身足矣兴奋好些天。
后来,还是放下了年少的那份不甘心。
如此,路遇一个少年。
我很难用面对一棵树、一条街或者一本书的目光去面对他。他身上那昏沉和橘色的光控制着我的位置,若是离得太远会看不见,太近又会有灼伤的危险。
在写《第十三亿颗星》时,也曾提及一个人的名字,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刻骨铭心,也没有撕心裂肺的痛苦,只是,一丝温暖融心头。
我知道,一旦开始动笔,他就将从我的生命中须臾离开。而我,还没有做好失去的准备。
后来,一切,烟消云散。
只是,空间,为你存在。
关于读书,童年时最喜欢去高房子,其实它真实的名字叫高窑子,因为它是窑洞,但位置更高。一节节的石阶仿佛真的铺到未来,一本本书,里面藏着我似懂非懂的希翼。
后来,慢慢地喜欢诗歌,糊里糊涂地读了很多,又被七堇年,韩寒等占据了大多时光。
心灵鸡汤熬熟了,后来却喝了很多杯果汁。
很甜,很美好。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请回答1998》_读后感_1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