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侦探马洛路遇被人丢弃在停车场的陌生醉鬼,将其带回了家。醉鬼并不老,但满头白发,半边脸上有疤,整过容,尽管落魄之至,仍表现得很有教养。马洛和他成了偶尔一起安静喝酒的朋友。某日一大早,这位绅士酒鬼找到马洛,号称杀了自己的妻子,百万富翁的荡妇女儿,请他帮自己跑路,从而把马洛拖进了一场匪夷所思的漫长告别之中……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灵魂交流的故事,是人与人之间自发地相互理解的故事,是人类抱有的美好幻想和它不可避免地引发的深深幻灭的故事。
漫长的告别读后感 第(1)篇——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
每说一次再见,就死去一点。
历时14个小时,零零散散三个星期终于看完了。前半部分读的很无聊,差一点就坚持不下去了,后半部分特别精彩。这是一本侦探小说,然而你读前半部分,大量的描写,情节发展也很缓慢,很难激起我的阅读欲。不过读到中途,故事大概的结局基本已经能够猜出来了,只是一些细枝末节没有丰富,但是读到最后特里的复活这一点我是从没怀疑过,感觉是个彩蛋啊,想不到最后大boss是最先自杀的人(大家以为他自杀了)。整本书里看上去最简单,最易看透的人却是隐藏最深的人,一开始以为的好人却是最终的坏人,任何事都不要太早下结论好。
这是一本侦探小说,但不是我们平时看的比较多的那种类型得侦探小说,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一时难以适应,觉得并不怎么出彩,书中对于案件的描述其实不多,反而对环境,人物等外在的形象进行了大量的描写,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据说是作者对此作品感到非常自豪的地方),然而作为译本,不是说翻译的不好,可能是因为原本是英语,翻译过来,总是不能非常完美的感受到作者那些比喻的妙处。并不仅仅是这一作品如此,众多的翻译作品中很多出彩的地方一旦转换语言,也就不那么出彩了,当然也有反例。
书中有很多对体制,法律,警察等的描述和思考,不管放在什么时候,什么国家都是有一定的贴合性的,不想过多深思这个问题,很多体制,制度存在不合理,不公平,但它确是必要的,是社会发展所选择的,不能因为说不公平,也不是说会一直存在下去,当社会发展到有更好的制度时,自然会被淘汰。我认为不仅自然界有优胜劣汰,弱肉强食,人类社会,意识形态上的竞争也存在优胜劣汰。
书中最喜欢(每说一次再见,就是死去一点),原文——To say goodbye is to die a little.觉得美极了。人生短短一生,和众多的人擦肩而过,有些人你还来不及看清他的长相,他还来不及在你心里形成印象,就已经消失,再也不见,每一次再见都是离别。日本文化中认为“一期一会”,所以要珍惜每一个和自己相遇的人啊,那是比别人多的缘分,也可能是一生一次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