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我胆小如鼠(小文艺·口袋文库)》_精选读后感_1600字

《我胆小如鼠(小文艺·口袋文库)》_精选读后感1600字

余华的《我胆小如鼠》​里共有三篇中短篇小说《我胆小如鼠》、《现实一种》和《偶然事件》。

《我胆小如鼠》中的杨高,怕上树、怕下水、怕狗咬、怕鹅撵、怕骂人、怕打架、女生也可以随便欺负的、老实巴交的父母口中的乖孩子。而与杨高一起长大的吕前进,是与杨高极端的反例,他胆子很大,但杨高是好朋友,杨高老实巴交、勤勤恳恳的做工作,并没有很好的待遇,反之,吕前进凭借无赖和胆大不工作却好处尽得。杨高谨小慎微的父亲为了维护尊严,开卡车与拖拉机相撞,死在了生人的不理解中。杨高为了维护尊严,拿起菜刀冲向吕前进,却最终放弃,被打的鼻青脸肿。

《现实一种》,二弟山岗的孩子皮皮意外摔死了大哥山峰的孩子。奶奶看到了,却只关心自己腐朽的身体。山峰的妻子下班回家看到地上有一个孩子,漠然走进屋,发现是自己的孩子后惊慌失措地去寻自己的丈夫。丈夫山峰回来后发现孩子已经死了,对妻子拳打脚踢,问清是自己侄子皮皮摔死后踢死了他。二弟山岗看着死去的孩子如平时一样,妻子不停的对他说:你至少应该打他一拳。送两个孩子出殡后,山岗将山峰捆在树上,用肉沫涂在山峰脚底,让狗去舔,如此四十分钟后,山峰死了。警察抓住了山岗后枪毙了他。山峰妻子冒充山岗妻子将他的尸首捐给了医院,医生切走了所有的有用器官后将只剩一堆脂肪无用组织的山岗草草处理。

​ 《偶然事件》的开头描写了一起发生在峡谷咖啡的凶杀事件,目睹了凶杀的陈河和江飘在警察的失误操作下互相得到了联系方式,两人以信件往来推测凶杀背后的真相。陈河认为是被杀者勾引杀人者的妻子,多次劝说无效后绝望杀人,同归于尽。江飘认为除了情杀还有其他可能,两个人就此展开推理。在意见逐渐达成统一时,陈河邀请江飘在峡谷咖啡见面。陈河一刀捅在了江飘的心脏上。陈河的妻子的出轨对象是江飘。

余华是一个很特殊的作家,他的文字很冷,像是闪着寒光的锋利手术刀严肃而谨慎地划开读者的皮肤,一寸一寸逼近心脏。这可能与他的经历有关。他的父母是医生,炎炎夏日他的纳凉圣地就是停尸房,他在那里避暑睡觉。可他是一个不怕乱力怪神的胆小鬼,有杨高的影子。所以对他来说,相比于死亡,生活才是更难堪的那个。余华笔下极端的两个人,杨高和吕前进,没有那个更好。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谁也没有正确答案,能做的也很有限,可能只有年华尽逝,蓦然回首的一瞬才明白自己的荒唐可笑。

我很喜欢第二的故事,魔幻现实主义的写作手法,似真似幻,如梦又意外真实。在出殡的描写很有加缪《局外人》的感觉。同样是对阳光进行了大量描写,用灿烂、明亮等词汇反衬应是丧子之痛的麻木。随着山峰近似高烧视角的描写,让这个过程更加晕眩、迷幻。最终这个家像马孔多的家族一样,分崩离析、不得善终。小说的荒诞往往不及生活,不带情感的描写看似冷酷无情,实则给我们一个平等的视角审视生活。只是,我们绝大部分都不是局外人。

余华曾说“做人不能忘记四条,话不要说错,床不要睡错,门槛不要踏错,口袋不要摸错。”错了,就会付出代价。《偶然事件》不是偶然,是因果环环相扣的必然。就像上校,每一个出现在他生命中的人都成了造就他命运不可或缺的一环。

读这本书的时候,在我的脑海里一直闪过这样一个念头:读者是试验品,作家通过作品悄无声息地在我们这些人身上做着秘密实验,实验的内容是人性,实验结果被读者反馈、书评等不断补充,最后成功的实验品将会以意识形态无意识烙印在人的思想中。有些意志强大或免疫的人会拒绝被别人所附加的思想,输出自己的观点,最后有的人成为科学家不断发明自己的实验成果,有的人成为屠杀者,蔑视并随意践踏成为试验品的普通人,形成不同级别。

好吧,不想宇宙为什么这么大了,想想明天中午吃点啥吧。所以,人是不是只有在肚子饿的时候最单纯?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胆小如鼠(小文艺·口袋文库)》_精选读后感_16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