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心理学》_精选读后感500字
治病先治本,这本书涵盖了拖延症形成的绝大多数原因。对于有拖延症的人来说值得一读,自我反思,对号入座。以下总结了一些我认为值得重视的原因和心理。(主要来源于拖延vs行为和拖延vs心理,个人不建议阅读拖延vs大脑)
1.无法接受自己能力有限,不能把事情都做好的事实。宁愿拖拉也不愿自己的最佳表现被人批判。
2.认为一切事情都应自己来,并以此为傲,认为求助他人表达出了自己的无能懦弱。
3. 憎恨在竞争中失败,所以尽量避免参与到跟别人直接竞争的活动中。
4.利用拖延“自残”作为间接保护自我和自尊的方式:我失败了,但是这是我自愿的。
5.将能力看作是固定不变的,而非可以变化发展的。将成功作为自己聪明的证据,而不是为了学习、进步。
6. 为表达自我而拖延完成他人的指令。自我价值感=能力(具有独立性,反对受控制)=表现(通过拖延,“我”说了算)。
7.不愿表露自己的野心、目的, 怕自己的成功/改变会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因此想疏远自己、有求于自己等)
8. 用于保护自己的利益不被他人侵占。
评分不高因为觉得其中阐述的原因有过多重复,过多举例,建议速读。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拖延心理学》_精选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