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_读后感800字
前段时间看了一本叫《死亡如此多情》的书,讲述中国医生眼中看待不同死亡的案例,发现原来临终时医生能做的其实很少,一个挣扎在死亡与生存线上的人,可能最终去往哪儿,如何去的选择,都掌握在亲属的意见、世俗之见、现代医学和物质条件等因素手中,而临终之人,尤其是已经无法自己做决定的临终之人,往往皆是身不由己。
这一本《最好的告别》,更多地讲述衰老这一过程。
讲人是如何走向衰老的,身体内里器官会经历哪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又如何出本质上影响一个人的外在表现,比如牙齿、心血管、头发、视力的变化等。衰老来临之时,我们又要如何面对变老这件事?简单的上厕所、吃饭、走路这些事情,依靠自己的力量已经完成不了的时候,我们的生活难道就真的只能接受被他人安排了吗?现代昌明的医学对于一个面临衰老的人,也许可以做到救治,可痛苦却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如何善终?
本书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们最终的目的不是好死,而是好好活到终了。
阅读的过程有很多思考,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更多地关注新生儿、青壮年,也许是因为他们能为社会带来更多创造力和活力,而老年人则渐渐失去活力,需要更多陪伴、关心和照顾,而投入和产出比似乎不那么符合经济效益。然而无可避免的,我们和身边的人都在走向衰老,视力会逐渐下降,记忆里也慢慢模糊,反应力也开始迟钝,社会的关注度会渐渐挪到更年轻的人身上。现在盛行的“养老院”,看似人性化,实则也都是为年轻人而建的,符合年轻人认为老年人应该要有的“需要”,比如安全、监护、救治,而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真实的需求,比如隐私、自由、快乐。
偶尔也会在思考,衰老其实是生命的一个馈赠,让人对生命的进程会有敬畏心,因为今日种下的因,很可能就是明日自己吃到的果。对年老的人也会有更多的同理心,因为我们也都在奔向衰老的道路上。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_读后感_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