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_读后感500字
读完再回过头看本书目录的框架,发现作者从序篇到中篇,基本是以秋叶书中提到的“阅读→消化→输出”的读书逻辑呈现的。
序篇涵盖了大部分人读书会遇到的时间问题、读书的误区及作者自己的10种读书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上篇的三个章节可看成是作者读书逻辑的一个缩影。第一章节“尽信书不如无书”是建议我们带着批判性思维阅读一本书,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看到书中作者观点的适用面及不适面。 第二章节“建立思考模型”对应的是“消化”,即首先通过阅读经典专著,建立读者自己关于这个领域的思维模型,在此后的阅读中再去粗取精,优化自己的思维模式。第三章节“反思世界观”对应的是输出。在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型后,最终帮助我们通过不同的视角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中篇同样三个章节,秋叶继续通过拆书,示范如何将书中的模型用于工作、创业、生活。
下篇可看作是番外篇。作者详细展示如何拆一本书。《奇特的一生》这本书选得也妙,以柳比歇夫的例子,论证作者整本书的逻辑,你不可能完全复制书中的故事,带着批判性思维读书,消化吸引成为自己所用。
本书对不会读书的小白,有很大启发。扣一分是因为书中广告有点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_读后感_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