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影子的人》_精选读后感1500字
短短的小故事、小小的主人公、忽隐忽现的影子,时断时续的爱。一个频繁转学,受到校园霸凌,遭遇父母离异,情窦初开就遇上情敌的小小男儿的故事,读来令人动容,有时泫然欲泣,有时捧腹大笑。
你捕捉到的不一定是你的影子,但有着类似的模样,会让你会心一笑。孩童的视角,成年人的世界,经历着,遗憾着,圆满着。
他和恶霸情敌马格较劲,无意间“偷走”了他的影子,溜进了他的家里,感受了他的世界,然而,他发现那个玩世不恭的高大个子马格,只不过是一个在家里无人问津,被冷落的可怜孩子,或许他在学校的种种举动便是为了刷刷在家里被漠视的存在感,进而同情他。这是又何尝不是作者想表达的共情方式。
他的父亲在某天和他交谈了许多似懂非懂的大道理后,永远的离开了家,他总是自责,是不是自己不够好才使父亲离开了家,后来母亲告诉他,留不住的不是人,而是人心,这不是他的错。再后来的日子,他渴望父爱,渴望和父亲呆一起的时光,终有一天,父亲承诺和他共度周末,然而,在他激动不已,精心打扮,预想着各种和父亲一起的场景,并为了补偿不能陪妈妈的周末而早起给妈妈做早餐的时候,父亲失约了。再后来,他没再见过他,即便在母亲的葬礼上。
言不轻许,诺不轻信,只是有些真相被一次一次的谎言覆盖了,永远圆不回来。其实,父亲经常给他寄信,每次他的毕业典礼父亲都远远的在栅栏外参与,只是母亲剥夺了他知道的权利。
一个有着相似经历的大伙伴伊凡,那个他曾被罚扫校园落叶而陪他聊天的家伙,一个他唯一的大朋友校园警卫伊凡,他从未见过自己的母亲,却编造了一封母亲给他的信,活在自欺欺人的世界里,校园储物间的一把火烧毁了那封信,也把伊凡从自我封闭的世界解放出来,伊凡的影子告诉小男孩了这一切,而他让自己的母亲给自己写了一封信偷偷还给了伊凡,并在校园火灾中救出了伊凡,这段友谊改变了伊凡的一生,一种母爱的共性催促伊凡成为了自己该成为的人。
吕克,一个面包师傅的儿子,小男孩儿时唯一的同龄同伴,梦想从医,却局限于家庭的传承生计需要,无法上学。小男孩后来上医学院成为一名医生,他想拯救吕克,帮助他完成梦想,最后才发现吕克并不适合这条路,在苦苦挣扎之后放弃了,吕克做回面包师傅,活得怡然自得。
小男孩生命中出现的四个女人,母爱,孤独而伟大,伴随他一生,有遗憾,但更多的是温情。伊丽莎白,那个他转学第一眼喜欢的女孩,那个使马格和他成为情敌的伊丽莎白,后来和马格成双成对,定格在他的童年时光,昙花一现,不再重开。克蕾儿,一个有着大提琴般笑声的聋哑小女孩,一个他们共同度过的假期就此生难忘的女孩,一个让他对比伊丽莎并白嗤之以鼻的骄傲的女孩,可以用风筝对话的女孩,兜兜转转,在他母亲去世的几天后,他修好那只破风筝,他们也重逢了。苏菲,一个错爱的女孩,他们的关系时而暧昧,时而友谊,般配却缺了点什么,很明显,缺了他对她的爱情的味道。也许是因为克蕾儿,也许是其他,最后他缺少的那份爱情,吕克弥补给了苏菲,也算圆满。
细腻的情感,真挚的感受,现实的波折,平凡的人生,影子是自己的,也是别人的,当影子换位的时候,我们体验着别人的生活,当我们的生活发生变数的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共情。当你觉得被自己的影子步步紧逼,紧紧追随,又压抑的喘不过气的时候,不妨偷偷别人的影子,或是互换,你会发现,幸或不幸,不是写在脸上,或吐在嘴里,而是内心深处,你想吐露的心声。这时,你需要对话,或交流,或独白,诚然,心结是需要解开的。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偷影子的人》_精选读后感_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