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三杯茶》_精选读后感_2400字

《三杯茶》_精选读后感2400字

他用课本对抗恐怖主义

本书作者,是一位登山家,开篇描述的是作者在攀登乔戈里峰时险入危境,幸而在高山协作的向导下脱困,同时展示了喀喇昆仑山脉地区绝美的山峰、冰川、河谷景色,使得我以为这是一部类似《进入空气稀薄地带》的登山著作。然而在作者误打误撞进入山脚下人迹罕至的科尔飞村时,见证了此地环境是如此恶劣,尽管人们物资贫乏、与这位美国来客素不相识,他却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情招待,另他深受感动,后来看到村里的孩子们只能跪在冰冷的石地上上课,素来富有人道主义的他向村民们承诺,会为他们建造一所学校。

他向各种基金会、名人寄去了五百多封筹款信件,却了无音讯,终于在一位热衷登山和慈善事业的科学家手中拿到了建造第一所学校的两万余美元。筹措资金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遇到了各种困难,如需要先架桥以运输建材、被利益熏心的商人欺骗、宗教领袖对他的怀疑勒索等等,然而他都逐一克服了,历经近三年的时间建成了科尔飞地区的第一所学校,实现了自己当年的承诺。

他的一位登山同行波诺说,

“我每天会碰到很多口口声声要行善却光说不练的人,但葛瑞格是真在做这些事。我是他的仰慕者,他和家人做出的牺牲是平凡人难以想象的,他代表了美国最美好的一面,我希望更多人有机会认识他。”

言出必行,这也是我认为作者很优秀的特质之一,另外他的勇气也令人钦佩。在印巴关系极其紧张、随时可能燃起战火之时,他为了亲自考察下一所学校的建造地,竟独自跟着陌生人去了边境附近的白沙瓦村落,抵达后不久便被武装分子囚禁在监牢里,外面是荷枪实弹的士兵、时不时有枪声传来,由于语言不通无法交流,作者在昏暗的囚牢里度日如年,更可怕的是牢房里放着一本杂志、封面正是对美国人质的处置,想到自己可能也会落到同样的下场,他心里满怀对家人的愧疚,我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作者会遭遇不测。幸运的是,来了懂英语的一位军官,在了解作者来到此地是为了给他们建造学校后,立即释放了他,还捐出了自己的微薄之力。

在9.11事件后,美国宣布对基地组织开战,大量炮弹炸毁在阿富汗的土地上,给无数无辜的老百姓带来灾难,幸存的人们只能逃离原本生活美满的家园,来到巴基斯坦的边界附近,作者为这些难民建造给水工程、捐赠生活物资,然而他知道,最重要的是为他们提供教育、改变宗教极端分子宣扬的“圣战”理念。

恐怖主义不是凭空出现的,不是某些巴基斯坦人或阿富汗人突然决定仇恨美国人。恐怖主义出现是因为孩子们缺乏有希望的未来;缺乏选择生,而不是选择死的理由。

在经过一个个村庄时,他看到遍地都是极端主义的宗教学校,俨然成为培训“圣战”士兵的温床。在该接受教育、享受书本乐趣的年纪,这些孩子们却可能被灌注了极端思想,憧憬着手持武器、为宗教理想奋战。

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对阿富汗发射了一百四十四枚战斧式巡航导弹。一枚导弹的成本加上激光制导的费用,我想大概是八十四万美元左右。用同样的钱,我们可以盖几十所学校,让一整代人接受教育。各位觉得哪一种方式会让我们变得安全?
如果我们妄想只凭军事武力解决恐怖主义,那我们绝不会比“9·11”之前更安全。如果真的想让下一代安全成长,我们就必须明白,最终要靠课本去赢得这场战争,而不是炸弹。
阿富汗的战争是残酷且具毁灭性的,特别是对无辜的老百姓而言。老百姓只想和家人过像样的生活,不应该遭受这些痛苦。中亚协会的学校为当地孩子提供了另一种选择,让他们不再迫于生计而去激进的宗教学校读书,那些激进的宗教学校是传播塔利班原教旨主义的温床。要确保我们未来的安全,再没有比让孩子受教育更好的办法了!美国国会议员,以美国来说,真正的敌人既不是本·拉登,也不是萨达姆或其他的人,真正的敌人是‘无知’。要击败它的唯一方法是和人民建立关系,用教育和商业带他们进入现代社会,要不然战争将永无止尽。

在作者向美国国会议员阐述自己在阿富汗的建校理念时,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原来对付恐怖主义最根本的方法在于教育,而不是战争、武器、轰炸。击败无知,让人民有更好的生存选择,才有可能让恐怖主义埋葬于温床。

书中提到了一个女孩,在受到教育后思想观念的巨大变化:

在我还小的时候,看到穿着干净衣服的先生或女士就会跑开,把自己的脸藏起来。但从科尔飞学校毕业时,我的生命有了很大的改变,我觉得自己头脑清楚,外表也很整洁,可以走到任何人面前跟他们讨论任何事情。我不想只做一名医护人员,我想成为能干的女人,盖一所医院,成为主管,照顾整个布劳渡河谷妇女的健康。我想成为这个地区有名的女性。“我想成为……女强人。”她勇敢地微笑着,仿佛在挑战任何一个说她不行、不可以的男人。

这样一种言论,对理想的憧憬、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对妇女健康事业的规划,在没有经受过教育之前,是永远也不可能从这位巴基斯坦女孩口中说出的。因为教育,让她改变了整体的人生观念,也期望着能让更多人接受到教育的益处,正是作者不余遗力建造学校的最好回报。

在巴基斯坦或阿富汗,一个孩子一个月的教育费用是一美元(约合人民币七元),一支铅笔的费用是一美分(不到人民币一角),一位老师一天的薪水是一美元。
是什么驱策着我进行这些工作?我的答案很简单:当我看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孩子的眼睛时,我看到了和自己孩子相同的好奇。我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尽我们的力量,留给他们一个和平的世界,而不是我们无法解决的问题,永无止尽的暴力、战争、恐怖主义、种族主义、剥削和偏执。

在征服了许多山峰之后,作者选择攀登了一座更为困难的山峰——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建造女子学校,用课本对抗恐怖主义。它远比现实中的高山艰险,却意义深远。而作者也做到了,超过五十所学校矗立在两国的土地上,上万个孩子可以接受教育,观念一代代传递,将为他们带来不可思议的改变。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三杯茶》_精选读后感_2400字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ailianmeng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