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_读后感1300字
对于本书,很多概念很多原理性东西作者含糊不清,本应着重发力点,总在一个比如后,留下一阵云淡风轻,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这是我最大的感受。那么好吧,我就把我从别处听来的看来的,整理如下:
一、比特币是什么东东?
哦,比特币是一种电子货币,或者数字货币。哇,能不能说人话。
二、起源呢?
2008年11月01日,中本聪《白皮书》。至于中本聪是谁,我也不知道,听起来像个小日本。
三、它是干嘛的?
去中心化记账系统(现在的银行就是中心化的记账系统)。嗯?你们要起义?不不不,我们只想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四、有没有栗子?
啊,不是吃的栗子啦好吧。比如,ABCD四个人。A支付B五个比特币,A要把这件事告诉BCD;B支付C十个比特币,B要把事情告诉ACD;同理,C要把事情告诉ABD,D要把事情告诉ABC。
五、你这个例子?例子是干嘛的?
我还没说完呐!第四条中的账单可以打包,打包完成这个包就是一个区块。然后把这个块链接到以前的交易记录上,过一会把新块链接到它后面,形成一条链,就叫区块链。
六、听起来不大靠谱,比如有以下几个问题?
大家都记账了,以谁为准啊,每个人记的账单不一样啊,凭啥你的就是对的,呸,我的才对,我才是老大;为什么记账,多累呀,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美男子;如何防伪,你骗我咋办呀,我好单纯懵懂的;如何保密呢,妈呀,被盗好怕怕呀。
七、回答一下六。
好吧,为什么记账?因为记账有奖励,有手续费;打包者有打包奖励(只能有一人),你记不记。而且,全网最终最终将会有约2100万个比特币。
八、哇偶,有奖励?
既然有奖励,我当然要记账了。那么又有问题了,大家都想去打包赚比特币,所以就要问以谁为准了,凭啥以你记的为准,贱人就是矫情,我的也很棒棒,就要我的我的我的!好好好,Stop!用工作量证明,比比谁更强,大家一起来做一个很难的“数学题”吧,谁做对了就以谁为准好吧,别吵吵。做数学题听起来好low,那么好吧,就把求解过程称之“挖矿”。
九、挖矿?对的,嘘,其实还是做“数学题”。
这牵扯到一个算法,比如常用的一个。哈希函数:sha256函数,类似中学时期的函数f(x),现在我们有sha256(x),其结果是256位二进制数(比如:0001001110110...)。函数特点:正向容易,反向异常困难,基本不可能。OK,这个算法只能一个一个尝试才能得到结果,难受噢。
十、函数太难了,说一说区块原理。
好吧,一个块,包含头部加信息(信息就是交易账单)。每人都想接块,咋办呢,所以规定字符串x为:前块头部+账单+时间+随机数。于是乎,sha(sha(字符串))=一个二进制数(256位)。考官说了,要求结果的前n位为0。如果算出来,你就可以打包,接块。如何算,只能改变随机数,一个一个试。总体来说,谁的计算能力强,谁的可能性大。用我的电脑,概率上讲,一二百年才能挖成功一次,呸,老子不干了。
十一、那么问题又来了,n如果是160,岂不是很难很难吗?算到海枯石烂也算不动啊。
对的,这就要说另一个问题了,即n的确定,它是根据全网算力取值,即平均10分钟计算出结果。比如n=55,大家算啊算啊算,15分钟才算出来,接上去了一个块。那么,下一次就会设定n小于55,比如n=45,大家一算,哇,5分钟出结果了。以此类推,下一次可能n可能就是48了,或者50,总之大了减小,小了增大,均用时10分钟就OK啦。
十二、OK,结束。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区块链:定义未来金融与经济新格局》_读后感_1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