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_精选读后感700字
主题:积极心理学
幸福难以获得,是因为宇宙创立之初不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的需要。幸福不是目标而是一种附带现象,幸福是过程,是全身心投入一件事而达到内心秩序和安宁的状态。乐趣出现的要素:
前提:
1.明确的目标
2.活动是自愿的
- 高考不能产生心流是因为,活动不是自愿的。
过程:
3.有适当的挑战 易学难精,上不封顶的挑战。
4.及时的反馈
- 外科医生不愿意换到内科或者神经科,是因为外科治疗可以及时反馈,更有成就感。
- 其他:娱乐化 网络化 电竞化
结果:
5.全神贯注
6.时间感迥异于平常
源于豆瓣:
第一种叫“快乐的人生”
第二种叫“积极参与的人生”
第三种叫“有意义的人生”。
- 这种应该就是传统意义的快乐情绪。这种体验通常是一种很积极的情感(positive emotion),比如和朋友聊了个什么开心话题啦,吃了顿好吃的饭啦,考试考了个高分啦,升职啦,你当下都会有一种很开心的感觉,你的幸福感也只能提高15%到20%。
- 第二种幸福体验就是契克森米哈赖的心流理论(flow)。
- 前两种幸福体验是更集中于”自我“的体验,而现在说的第三种(有意义的人生)是要在比自我更大的事业中找到归属感,这种应该说在做义工,参加公益活动,帮助他人的时候比较容易体验到。实验发现,如果你长时间的做公益活动,你的快乐能保持长久不退,似乎比心流又更高了一个层次。
第一种基本不影响我们对人生的满意度,第三种能最大化的提升我们对于人生的满意度,而第二种也就是心流体验也能很大程度提升我们对于人生的满意度。如果你的人生中同时拥有以上三种体验,那么你的幸福感会高于三者的总和。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_精选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