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青年的十二封信》_读后感900字
拜读完朱光潜先生给民国时期的青年的一些关于在探索人生这条路上遇到的困惑以及迷茫,给出的一些诚恳建议和对青年的希冀。心里暖暖的,有师如此,幸甚至哉。朱光潜先生,可谓亦师亦友。
原来大半个世纪前那些年轻人和我们现在的青年遇到的困惑竟极其相似。虽然过了大半个世纪,现在读来却同样地有力量,真可谓字字珠玑。其中有很多问题的探讨解决了我很多的疑惑。值得反复品读。
例如感触最深的是先生说“我只觉得忧来无方,不但人莫之知,连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谓哲学与人生观!在心气和平时,我景仰希腊廊下派哲学者,相信人生当皈依自然,不当存有嗔喜贪恋;我景仰托尔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与爱;我景仰布朗宁,相信世间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来,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学,也抵挡不住。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养,但是青年们有几个修养到“不动心”的地步呢?”我顿时幡然醒悟,我以前总爱看一下所谓的“心灵鸡汤”,或是哲学心理学,总是期盼自己能够达到他们的境界。但是那是别人的生活呀,别人经验生活得到的人生感悟,可是我连生活都没有体验过或者连自己正在经历什么我都感受不到,那何谈生活感悟?得来的所谓“道”不过是空中楼阁。生活应该不断经历得到自己的生活哲学,那些深刻的哲学家高深的境界现在的自己哪有那样的能力和修养达到?读那些书,了解别人的人生感悟只是为了让我更清晰清楚地了解到自己现在所经历的状态和感受,以及给我提供了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论,但那些终究是建议,有没有用,自己尝试过才会知道。自己体验过才会有用。才能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对自己有帮助。
其中还探讨了很多有意义的话题,例如何为“静”何为“动”,如何交友,如何选课,以理性的态度还是感性的态度对待生活,如何体会美术、文学、音乐等艺术中的无言之美,文学和人生的问题……读来真是受益匪浅,真有那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悟。先生总是娓娓道来,仿佛就是我的一个好友在指引着我。
我也相信:我的心寄托在什么地方,让我的脑也就寄托在那里。用心生活[太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_读后感_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