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纳兄弟打造鸿篇巨制的秘密是什么? Lady Gaga何以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唱片公司和出版社会消失吗? 如何利用数字化科技打造超级IP? 一切产业皆娱乐业,互联网时代如何做爆款?长尾理论面临重大修正——真正的营收都集中在头部,拥有长尾无法帮你打造真正成功的事业。 哈佛商学院最受欢迎的教授安妮塔埃尔伯斯,就互联网时代下的IP运营公司进行了前瞻性的研究。她在这本开创性的著作中指出,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产品脱颖而出的关键是采取看似高风险的“爆款策略”。比如打造超级IP,制作成本与营销费用极度高昂的电影、电视节目、歌曲、书籍——其实是最能确保公司成功的方法。 《爆款:如何打造超级IP》解构IP产业链,揭露为何顶级企业会耗费巨资寻找爆款,为什么超级巨星可以得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报酬,以及数字科技如何改变商业。作者还提出一个观点:最终,在数字科技的引领下,世上所有产业皆为娱乐业,所有行业都得学习爆款策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爆款:如何打造超级IP 读后感 第(1)篇很多人拿这本书跟《长尾理论》对比,说推翻了长尾理论,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两本书其实是相互补充的。
首先,长尾理论从来没有否认大热门的影响力,从给出的数据来看,2%的大热门产生了50%的收入,正是爆款的力证。其次,两者的指导意义有所不同,长尾更偏向平台化运营,而爆款更偏向内容化。最后,市场本身就是瞬息万变,没有哪种理论是绝对的对,也没有绝对的错,端看此情此景,何种方式合适而已。
下面是一些爆款带来的启示:
1. lady gaga和五十度灰在成为大热门之前,都曾在长尾用户中聚集人气,从有限发行走向大规模发行,正因为有了长尾才有了走向大热门的机会,说明长尾和爆款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阶段会有更优的方式罢了。
2. 嬴者通吃理论,大投入+强强联合=赚大钱,小投入+支持少=不赚钱。无疑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如何预测是否要大投入,最保险的便是不断的出续作,抢IP,争夺人才,不断的压缩利润空间和创意。好在大作策略中仍有小作和培育新人的空间,让新的创意有迸发的可能性,从而形成下一个大作,才能推动整个行业的正向循环,而这些小作,便是长尾的空间。
3. 威廉麦克菲的《大众行为理论模式》中的分析很有意思:占相当大比例的流行产品爱好者都由边缘消费者构成——他们缺乏对某领域的研究,所以就买最流行的吧——于是爆款垄断了这些边缘消费者;
而相当大比例的冷门产品爱好者则由忠实消费者构成——他们同时了解多种并存的替代性产品,可以说是某领域的爱好者或者专家——而他们往往认为冷门商品不如热门的好,所以长尾产品有双重劣势。
这个观点很有意思,那我们回过头看看那些最尖端的产品,最昂贵的设计师品牌,从销量来说绝对不敌淘宝爆款,但是主要原因并不是它们不好,而是其品位和价格,将受众筛选了出来。
爆款和长尾原本就是会共存的两种产品形态,我更希望看到的是百花齐放,让每个人都能满足个性化需求,而不是人云亦云,无脑跟风。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过你想过的生活 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