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电影《芳华》原著)》_读后感700字
看完电影之后读的这本书,电影与原著有些不同之处,但人物的性格及大致走向是差不多的。其实读完这本芳华,特别是对刘峰的结局有些感慨。而对刘峰在那个时代无论是雷又峰的标杆经历还是触摸事件之后急转直下的人生,以及在触摸事件那个节点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变和人性的真实,都感到无比的真实。不论哪个时代,人性的善与恶在某些事件上都被无限的放大化,而善的至高无上从而引发人对人之初性本善,一点真实的人性味儿的怀疑。人都有一点人性味儿在于它隐隐潜伏的卑劣和不堪,无论这点小小的隐伏是扎根于人性基因的嫉妒或者羡慕或者卑微或者不平。都是那点儿人性味儿的所在,所以刘峰的标杆不容他做世俗里有点儿人味儿的“错误”。但正是由于刘峰他是世俗里善良的人,他的“错误”被持怀疑态度的人放大,鞭笞,拉下神坛,他的善良没有得以更多相符的回报,而是得到了更多与之相背的排挤与批斗。在这些人性中的怀疑者,在持有恶的一面的同时,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原来这个世上,不论是雷又峰还是自己,都是人味儿十足的,都是食人间烟火的,没有什么他就比我高尚,我就必得向他学习崇敬他的道理。于是对于人味儿的纠结终于在更加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中得到宽慰。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芳华,在这芳华里有属于自己的理想、畅想,或者还带有强烈的幻想。而所有这些在经历一步步现实与人性的考量之后,是否还留有当年的芳华,是否还能找回自己天真烂漫的青春时代呢?
我只希望能尽可能多的甚至永久的存留自己内心纯真而善良的芳华。不被驱使不为沦落。
祝2018新的一年,健康平安永存芳华。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芳华(电影《芳华》原著)》_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