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700字
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沉重苦难中还能让读者发笑,得益于其中的黑色幽默吧,笑完之后就是反思,继而又陷入了沉重之中,就像《热爱生命》的结尾,很好笑,但却透露着辛酸。顺便可以再去重温一下卓别林的喜剧。
小说中的语言很有特色,重大的历史事件很多都是通过“许三观对许玉兰说:”的形式展现出来,似乎在唠家常,但一个个都是影响巨大的轰轰烈烈的事件,在对比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它的态度。不得不说的就是许三观在饥荒年代的晚上用嘴炒菜给家人精神上的享受了,也算是一种乐趣,然而想过之后还是残酷的现实,在苦难面前不是做着柔弱的反抗就是举手投降,也正是因为诸多的苦难,让我们见证了更多的温暖。还有小说中很多重复,像“一盘炒猪肝,二两黄酒,黄酒给我温一温”,这是每次献完血后理直气壮的叫喊,仿佛被赋予了一种仪式感,然而只有卖血后才愿享受如此待遇,又使它显得更加悲壮,让人觉得更加悲凉。
许三观刚开始不接受不是他亲生的一乐,不把他当家人,他也语气坚决的说不救何小勇,但在无数个关键时刻证明了他心底的善良,后来,他为一乐沿路卖血更是伟大,他要卖血挣钱救跟他没有血缘的儿子,当血从他身体里抽出来的那一刻已经变成了商业化的工具,因为他的无私又被镀上了神圣的光辉,又具有了人情味儿。在他卖血的途中也出现了很多温情的画面,一群陌生人的关心和帮助,使苦难的生活添了无数感动。
书中很多人物都很有特色,像李血头就是一个值得深究的人物,关于许玉兰被举报,我一度怀疑是一乐做的,现在这个空白只能各自想象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许三观卖血记(第3版)》_读后感_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