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治愈师毕淑敏以丰盛的人生经验为读者保驾护航,带你走出人生路上的陷阱和歧途,在通向幸福的大道上一路狂奔。幸福是一种心的富足,不以物质的多寡来衡量,它是付出、分享和爱的感受。恰到好处,是一种哲学和艺术的结晶体。它代表的豁达和淡然,是幸福门前的长廊。轻轻走过它,你就可以拍打幸福的门环。佛家有一句话,叫“无挂碍物者无恐怖”,不妨借用来,少需要物者少烦恼。因为必需少,所以受限轻。人就获得了更快的行走,更高的飞翔。本书把“幸福”作为一种正面的人生价值提出。教你如何构建合理期望,在欲望和现实中找到平衡,收获丰硕愉悦的幸福人生。纵有千间房屋,夜间无外一床安宿,纵有万亩良田,一日终究只需三餐。
恰到好处的幸福读后感 第(1)篇本文名为《恰到好处的幸福》,何为恰到好处?毕老师以酒精开篇,通俗易懂的告诉我们酒精浓度超过了它的最佳值,即会适得其反,幸福亦是如此,切不可贪得无厌。
期望并不是越高越好,期望太高,达不到,就会心生怨恨和沮丧,长此以往,就会丧失信心;期望太低了,太容易达到,会让我们丧失动力和激情,得过且过,让人萎靡不振。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与我聊天,问我现在工作生活都过得怎样,我的感觉是很突兀的,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甚至感觉到了恐惧。日复一日,剧情重放,碌碌无为,毫无精彩可言。碍于面子,我跟他说一切都好,过得很是精彩。可我发现当我说出这些虚伪的话语时,我竟没有一丝的负罪感,突然意识到习惯已成自然,我还是我吗?
本文最为感动我的是关于真实的描述,真实是什么?当我们小的时候家里来客人时,父母会跟我们讲“要听话一点,不要让外人笑话”;长大一点老师会教我们“今天有其他班的老师来听课,你们都注意点,xx,你准备一下课堂答题”;工作后,领导会教我们“这个报告不能这样写,这些数据要修饰一下”。这所有的一切仿佛是在教我们去戴着一个“假我”的面具。很多时候,我们不喜欢真实的自我,就是我们所谓的“装”,大部分时候我们都是把一个乔装打扮的“假我”拿给大家看,因为我们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的更好,当别人夸赞我们的时候,我们甚至还会沾沾自喜,可那都是一个“不存在的我”!真实的我反倒像鸵鸟一样,没脸见人。
其实人都想把真实的一面展示给这个世界,然而理想与现实或许永远都找不到一个平衡点,当前社会的复杂让我们每个人必须带着这么一个“假我”的面具生存下去,或许只要心是真实的,善意的伪装也是美好的。
对我而言,不要逃避,不要伪装,做一个真实的自我,才是我最希望的。
书中写道“孤独是一种源于兽的洁癖和勇敢”,意思是说孤独是高等动物的特权。我赞同作者的观点,孤独确实是需要勇敢的,它代表着一种独来独往的自信!我喜欢独处,喜欢一个人肆无忌惮的奔跑,喜欢一个人或是和喜欢的人散步聊天的感觉,喜欢一个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感觉,感谢它给我带来的自信与自强。
人的记忆是非常奇怪的东西。我们希望它记住的东西,它虚与委蛇,过眼云烟;我们希望它遗忘的东西,它执拗着,刻骨铭心。
书中的三个精神小屋,第一间是爱与恨的小屋,第二间是事业的小屋,第三间是安放我们自身的小屋。简单的描述,却是我们纯净心灵的栖息地,有句名言是这么说的,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
转载请注明出处海之美文 » 我终于失去了你 读后感